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营村,李振生家。
三间北房墙面泛着土黄色,墙根处还沾着去年雨季留下的黑渍,房檐下挂着几串晒干的红辣椒,算是家里少有的亮色。
东房原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后来大女儿李红英长大了,实在没地方住...
风在七号院的菜棚间穿行,掀动薄膜发出沙沙的响。
李哲站在新搭的雨水收集槽前,看着水滴顺着PVC管缓缓流入蓄水池。
这系统是他和张小雨一起设计的??屋顶接水、三级过滤、末端加装活性炭层,再用pH试纸和TDS笔每日监测。
如今,整个七号院的生活杂用水已有六成来自这套装置。
“老师!”
张小雨从后院跑来,怀里抱着一台老旧的打印机,外壳掉漆,按键泛黄,“修好了!
王姨说这是她老公十年前厂里淘汰的,咱们能打印宣传册了!”
李哲接过机器,轻轻拍了拍机身:“老家伙还能喘气就好。”
他蹲下打开底部托盘,发现里面压着几张未取出的纸。
抽出一看,是半截模糊的检测报告,抬头印着“临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落款日期是三年前。
铬含量那一栏被红笔圈出,数值高出标准十七倍。
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他们刚曝光那家盐化工厂的数据吗?怎么会在一台废旧打印机里?
“王姨说,她老公以前是化验员,后来因为‘乱说话’被辞退。”
张小雨低声说,“他把这些东西偷偷藏在家里,连厂领导都不知道。”
李哲盯着那张泛黄的纸,仿佛看见一个男人深夜伏案抄录数据的身影。
他忽然明白,有些战斗早已开始,只是从未被听见。
当天下午,谭静雅召集紧急会议。
通过加密频道连线北京律所时,对方律师语气凝重:“你们公开的证据链非常完整,但有个问题??生态环境部调查组在现场提取样本时,发现排污井已被水泥封死,深达百米的部分用高强度混凝土灌注,几乎无法复核原始状态。”
“这是毁灭证据。”
刘桂芳咬牙。
“更麻烦的是,”
律师继续道,“企业法人被捕后一直沉默,财务账本虽牵出多名官员,但核心决策链条仍不清晰。
目前所有责任都被推给‘基层操作失误’,而真正的审批权、环评签字人,至今未被追责。”
会议室陷入沉默。
古丽娜忽然开口:“我们是不是太依赖‘官方认定’了?就像湘西那次,等政府出手时,已经死了三十七个人。
现在我们有了民间监测网络,能不能绕过他们,自己建立一套可信度足够高的‘平行证据体系’?”
李哲点头:“不止要建,还要让它活起来。
不是只等我们去现场,而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证据的采集者、传播者、守护者。”
三天后,“公民水证”
平台正式上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