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一篇日志:
“今天是二月十四日,立春第七天。
冯家屯零星发现疑似污染残留物,但未造成实质危害。
我们及时响应,联动周边村庄建立联防机制。
内蒙古传来好消息,说明我们的模式正在被复制。
有人说我们太较真,何必跟几克毒粉过不去?可我知道,一粒沙能堵住堤坝的裂缝,一颗种子也能撑破岩石。
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警察,我们只是不愿闭眼的普通人。
只要还有人在乎脚下的土地,这场仗,就不会结束。”
写完,她合上本子,望向远方。
朝阳升起,雪野泛金,大棚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水流顺着导管汇入蓄水池。
一只麻雀落在支架上,叽喳叫了两声,飞向湛蓝的天空。
三月初,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乡村环境黑匣子建设规范》,明确将在三年内为三千个重点生态村安装独立供电、加密存储、自动报警的数据终端。
发布会上,主持人特意提到:“这一制度的雏形,源于东北一个小村庄里一群孩子坚持记录的三百份手写监测日志。”
台下掌声雷动。
与此同时,“初心”
番茄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了“由孩子守护的蔬菜”
背后的故事。
有记者问王海生:“您后悔当初带头搞这套监测体系吗?得罪人,费力气,还引来麻烦。”
他笑着摇头:“我只问一句??你敢让你孙子吃你自己地里种不出来的东西吗?”
一句话,全场静默。
四月中旬,春耕全面展开。
新一批“土地学校”
的师生来到冯家屯实训。
达瓦扎西担任讲解员,带着一群城里孩子走进大棚,教他们使用pH试纸、观察根系发育、识别病虫害早期症状。
有个小女孩蹲在地上看了半天,突然抬头问:“姐姐,这些番茄……真的不怕坏人吗?”
达瓦扎西笑了:“它们不怕。
因为我们一直在。”
当晚,她在电脑上更新了全国监测网络图。
红点比去年多了近百个,从东北平原到云贵高原,从河西走廊到江南水乡,星星点点,连成一片。
她双击其中一个新节点??云南大理洱海边的一个渔村,那里刚刚成立了首个“湖泊童哨队”
。
屏幕微光映在她脸上,眼神清澈坚定。
窗外,春风拂过田埂,嫩芽破土而出。
远处传来播种机的轰鸣,像是大地的心跳。
五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广冯家屯生态治理经验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农民环保主体,推动公众参与式环境监管”
。
教育部也将《种子的尊严》列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李哲再次来到冯家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