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达瓦扎西接过话筒,走到讲台前,“但它会被涂改。
有人会往书里插入假页,让你以为荒芜是常态,污染是必然,贫穷是命运。
但他们忘了??真正的书,是由活着的人继续写的。”
她拿出那块来自贵州的红布包土,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我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
不是因为它有多干净,而是因为一群人宁愿冒着得罪权势的风险,也要留下一句真话。
他们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回来读这本书。”
放学后,她带着十几个高年级学生来到大棚旁的观测井边。
按照“十年之约”
的仪式,她们要将新一批纸条埋入地下。
但这一次,达瓦扎西提议加一项内容:每人带一瓶自家菜园的土,倒入井底四周,作为时间胶囊的一部分。
“十年后打开时,不仅要看你们写了什么,还要看这片土有没有变坏。”
她说。
孩子们认真照做。
有个男孩悄悄告诉她:“我倒进去之前,对着土说了句话。”
“说什么?”
“我说,你要替我记住,2024年春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打赢了一场看不见的仗。”
她笑了,揉了揉他的头。
夜里,她再次登录系统,发现全国新增两个激活节点:一个是新疆伊犁河谷的牧民帐篷,另一个是海南三亚的渔村小学。
两地传回的第一条数据都不是温湿度,而是一段视频。
伊犁的孩子站在草原上,指着脚下:“这是我家三代放牧的地方,羊吃了这里的草,奶是甜的。
我不准任何人把它变成灰的。”
三亚的女孩蹲在海边红树林里:“爷爷说,mangrove(红树)是海的孩子,它们的根抓着泥,不让海水吞掉陆地。
我也要像它们一样。”
两段视频末尾,都有同一行自动生成的文字签名:
**“本记录由一名八岁男童六岁女童见证,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
**
她把这两条数据设为首页轮播,然后打开了自己十年前的工作日志。
翻到一页空白,她提笔写下:
“致未来的读者:
如果你正生活在一片还能闻到泥香的土地上,请不要感谢我。
感谢那些在黑暗中仍选择相信光明的普通人??是他们用一次次采样、一声声童言、一捧捧真土,筑起了抵御谎言的堤坝。
而我所做的,不过是未曾转身离去。”
写完,她将纸条折成飞机,投入观测井。
春雷隐隐滚过天际,惊醒了蛰伏的虫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