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23章 后悔(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说,“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信任链条??让每一个普通人,无论识不识字,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监督、留下证据、传递记忆。”

王海生点头:“我们可以开发一套极简版语音录入系统,适配老年机和基础功能手机。

用户只需拨打指定号码,按提示说出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系统自动定位并生成带时间戳的存证记录。”

“还要加上方言识别模块。”

一位年轻女技术员补充,“很多农村老人只会说土话,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达瓦扎西笑了:“不止要识别,还要反向输出。

比如某个村子上报了污染线索,我们就用他们的方言语音推送核实进展,让他们听见自己的声音被回应。”

方案很快敲定。

项目代号定为“回音壁”

一个月后,“回音壁”

系统上线试运行。

首个接入的是云南怒江的一个傈僳族村落。

村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拨通热线,用傈僳语颤巍巍地说:“我家门口那条小河,从前清得能照见人脸,现在漂着白沫,牛都不敢喝。

我儿子说是厂子排的,可没人管……你们能不能听我说句话?”

系统自动转译并标记坐标,三天内,当地环保部门联合工作组进驻调查,查封了一家非法洗矿点。

处理结果以傈僳语语音包形式回传至全村广播站播放。

老奶奶听完,拄着拐杖走到村委会门口,对着录音设备说了句:“谢谢你们,听到了我的声音。”

这句话被收录进“回音壁”

首期年度报告,成为封面语。

与此同时,达瓦扎西开始推动一项更大胆的尝试:将“童声数据库”

与中小学课程深度融合。

她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推出“大地笔记”

计划??全国中小学生每年至少完成一次田野观察任务,内容不限,可以是一段录音、一幅画、一篇日记,甚至是一瓶采集的土壤样本。

试点学校之一的内蒙古某牧区小学,孩子们交上来一堆奇思妙想的作品。

有个孩子画了一幅《草原医院》,图中给草根打吊瓶,旁边写着:“医生说草也生病了,我要当草原护士。”

另一份录音里,两个孩子争论风滚草是不是“逃跑的植物”

,最后达成共识:“它是去别的地方播种希望。”

这些作品被整理成电子档案,上传至“根系计划”

附属平台,并赋予唯一数字指纹,永久保存。

有媒体问她:“这样做真的有用吗?一群孩子的童言稚语,能对抗庞大的利益集团?”

她在采访中回答:“你们记得切尔诺贝利吗?事故发生后,苏联科学家最初否认辐射扩散。

但一位瑞典教师注意到幼儿园孩子的衣物放射性超标,追查源头,最终揭穿了真相。

改变世界的,往往不是权力中心的声音,而是那些不肯沉默的普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别蹬腿,你还能再抢救一下!首辅家的小娇妻长公主病入膏肓后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万界点名册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我就是富二代!双姝重生记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都市奇门仙医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重生之绝世废少小良药科技制霸玄幻世界穿越后,病弱嫡女她又崩人设了贞观女相神级大镖客华娱之我即是天命快穿之精分boss难攻略从坟墓里扒出来的摄政王妃联盟之魔王系统年代文女配不干了莽荒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