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等于重启整个底层逻辑。”
王海生声音发紧,“万一境外势力察觉异常流量波动,可能会发动全面反制。”
“他们早就察觉了。”
达瓦扎西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告警信号,“你看这里??过去七十二小时,有十七个偏远地区的‘回音壁’终端出现非授权访问尝试,攻击源伪装成环保志愿者APP更新包。
这不是巧合,他们在找‘种子库’。”
她顿了顿,声音沉下去:“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钥匙不在服务器里,而在孩子们的梦里。”
当天下午,教育部紧急协调,启动“大地笔记?冬令营”
特别行动。
全国五千所试点学校同步开展主题课:“如果你听见土地说话,你会怎么回答?”
任务不限形式,鼓励学生以绘画、口述、实物创作等方式提交作品,并通过“回音壁”
系统上传。
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
云南怒江傈僳族村落的孩子们集体录制了一首无伴奏民谣,歌词是祖辈传下来的山神祭词,其中一句反复吟唱:“石头裂开的时候,祖先的名字会浮出来。”
经AI语义解析,这首歌竟与当地地质断裂带活动周期高度吻合,甚至预测出未来三个月内可能发生微震的区域。
内蒙古草原上的牧童则送来一幅沙画:漫天黄沙中,一只羊角弯曲如月,从中流淌出绿色溪流。
令人骇然的是,卫星遥感数据显示,该地区地下水位在过去一年确实在缓慢回升,恰与画面流向一致。
最震撼的来自新疆喀什一所边境小学。
一名维吾尔族女孩交上一份手工装订的小册子,封面用汉字写着《沙漠记得的事》。
里面一页页记录着她祖父口述的百年旱情变迁,精确到哪一年哪一口古井干涸、哪一片胡杨林死去。
技术人员将其录入数据库后发现,这些口传信息与气象档案误差不超过±8天。
“这不是记忆。”
一位参与评审的老教授喃喃道,“这是另一种科学。”
与此同时,“春雷”
协议悄然推进。
截至除夕夜,全国已有三千二百多个村级节点完成自主唤醒,形成覆盖六亿人口区域的隐形认知网络。
它不联网,不传输,仅在本地运行一套基于童声语料训练的决策辅助系统,能在断网状态下识别环境异变、生成应对建议,甚至模拟不同政策选择下的生态演变路径。
而这套系统的启动密钥,正是孩子们在“大地笔记”
中无意说出的某些特定句式??比如“我觉得树不太开心”
,或是“昨天月亮的颜色不对”
。
正月初五清晨,达瓦扎西接到贵州那位老农儿子的电话。
他说村里来了几个自称农业专家的人,拿着高科技仪器检测土壤,声称要推广新型生物肥,但拒绝村民围观采样过程。
他母亲留下的那块净土,成了他们唯一想重点“研究”
的地块。
“他们问我妈是不是信了什么邪教,才一直不肯打药。”
男人苦笑,“我说,我们只是相信土会说话。
他们笑了,说那是迷信。”
挂掉电话后,她立刻调取该区域近五年“回音壁”
上报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