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三个条件,当世诸侯能应允者屈指可数。
若非明主德才兼备,以关羽之傲骨绝不肯轻易归顺。
这些年随刘备转战南北,他非但练就精锐之师,更深谙战场韬略。
此番本欲为袁绍立下战功再行离去,以全忠义之道。
即便刘备以"
大义"
相劝,关羽仍迟迟不愿脱身。
最后决意亲自断后,实抱必死之心。
孰料遇上许衡这般对手——不正面交锋,却以游斗之术消磨军心,终将其围困山巅。
如今归降许衡,名义上仍是效忠汉室。
但这位美髯公内心依旧辗转:初为汉室,次为忠义,既然天意如此,便顺其自然罢。
【漳水之畔。
袁军与曹军虚战一场,各自后撤数里。
数日间,袁绍驻军高地,箭雨昼夜不息袭向曹营,逼得巡逻士卒寸步难行。
曹操只得再度退避——粮草军械、兵卒数量皆逊于袁绍,袁军调兵遣将如臂使指,他却需锱铢必较,不容半分虚耗。
此刻让出战场,不过权宜之计。
但袁军屡次佯攻,必为乌巢之战铺路。
果然当日,曹纯急报骤至。
「混账!
」曹操怒掷陶碗,粟饭泼溅案牍。
戏志才、荀攸、程昱疾步上前,连声劝诫:「主公息怒!
」荀攸振袖而谈:「叔父(荀彧)已有书信,秋收在即,许都每月将增调粮秣数十万石。
境内百姓同心,此战民心在我;反观袁绍,幽州未稳,冀、青之民不过胁从,岂会死战?乌巢粮草虽损,未动根基,我军犹可支应数月。
」许都的荀彧稳控朝局,纳粮安民。
秋收后两军对耗,胜负全看谁先溃心。
三大谋士目光灼灼:此刻若因怒误判,一步错,满盘皆危。
曹操闭目吞息,将沸血般的怒意压入肺腑。
可胸中怒火仍不可遏制地烧起来。
该死的东西!
连个粮仓都看不住,留他何用?!
不如降为偏将带在身边,这等庸才岂能统领大军?!
"
子和此次,着实令我心寒!
"
曹操一掌击在案几上,惊得三位谋士屏息垂首。
这场败绩,怕是典韦听了都要叹气。
"
主公,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