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许衡就着粥水问道。
张允递上温热的帕子:"
早出发了。
押粮官临行前还将刺史大人的家信托付于我,因见公子熟睡未敢惊扰。
"
听得"
家书"
二字,许衡便知定是刘表又有差遣。
"
取来我看。
"
张允自怀中取出一卷素帛奉上。
许衡展开细览,末了闭目揉按额角,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这位姨父当真不让他得闲。
"
表弟何故愁眉不展?"
张允见其神色古怪,不由发问。
"
其一,家父已将山阳族人尽数迁往南郡,特来书信告知。
"
张允诧异道:"
仲璜也同去了?"
他提及的仲璜正是许衡胞弟刘琮的表字。
古时男子多在二十行冠礼时取字,然时局动荡之际亦有权变。
这般年月,太学生从入学考课到外放补缺,再经举孝廉入仕,层层关卡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两百孝廉名额,却有三万太学生虎视眈眈。
是故世家为子弟谋得出仕之机,即便未及冠礼亦会破例提前取字。
这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人为了享受与年龄挂钩的政策福利,千方百计更改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还有一种情形,有些人尚未行冠礼,长辈就已提前为他们取好了表字。
表字通常由师长拟定。
那个年代人们平均寿命较短,迁徙频繁,许多师长担心等不到孩子行冠礼便已离世或搬迁,于是事先备好表字,以作未雨绸缪之计。
像曹操之子曹冲,去世时年仅十三岁,却已有"
仓舒"
的表字。
许衡与刘琮的名字颇有渊源。
许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