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34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便如此,刘表仍仔细整理衣袍,使其平整无褶。

他踉跄着走到茅厕边的水桶旁,将手浸入浑浊的水中,随意抹了把脸,又理了理散乱的鬓发。

转身时,胡须上还挂着水珠,却迫不及待地向许衡求证:为父这般仪态可还妥当?须发冠带可有散乱之处?许衡暗自惊叹,这位刘荆州竟能在醉态毕露时仍保持着名士风范的执着。

都醉成这样了还惦记着仪表?许衡端详片刻,正色答道:父亲风姿如松柏临风,莫说弱冠少年,便是潘安再世也难及父亲风采之万一。

休得妄言!

刘表佯装不悦地斜睨许衡,唇角却不受控制地上扬,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这老翁听到赞誉之词,欢喜得连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那副神态活像开屏的孔雀。

父子二人索性在园中凉亭落座。

刘表握着许衡的手,忽然长叹:吾儿可知,到了为父与蔡伯喈这般年岁,最放不下的是何事?许衡垂首沉思。

想起前世读过的生死学说,他试探着回答:父亲与元节先生并称八及,蔡中郎更是海内名儒。

想来诸位最牵挂的,当是着书立说以传后世?刘表闻言大悦,皱纹里都漾着笑意:难得我儿年少竟有如此见识!

当年宋忠编撰《五经章句》,实则为父欲借其手成就传世之作啊。

许衡顺着话锋道:蔡昭姬携典籍来荆州任职,莫非也是想借我州之力续写《汉记》?刘表拊掌称是:那两万卷藏书中,就有东观诸儒补撰的《汉记》副本。

如今长安兵燹不断,兰台原本恐难保全。

说来荆州的藏本,怕要成当世最完整的汉史了。

许衡若有所思道:蔡邕与卢植等人编纂的汉记仅写到某某主政时期……莫非他想让蔡琰在荆州续补《东观汉记》?正是。

东观汉记增补的十篇乃蔡邕平生心血之作,他自然希望这部史书能延续下去,既流传后世,亦使自己青史留名。

许衡询问:父亲准备应允蔡琰吗?刘表笑道:此乃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过老夫不会平白为蔡邕做嫁衣。

既然汉记要在荆州续修,往后便不能再称东观汉记,应当改为莫非是襄阳学宫汉记,或荆州官学汉记?许衡会意道,父亲想借续修之机,在蔡邕的文名中分一杯羹?胡说什么!

刘表顿时不悦,后续内容皆出自我等之手,与蔡邕何干?若非刘氏出力,他这套汉记能否传世尚未可知!

许衡这才发觉,素来以清流自居的刘表竟也有这般计较。

是孩儿失言了。

他连忙赔罪。

刘表又道:况且老夫已有之名,即将主持编修《五经章句》,何须借蔡氏扬名?这份名声,实则是为你谋划。

为我?许衡愕然,我要这虚名作甚?刘表含笑道:你不是一直想成为天下闻名的清流名士吗?若能主持续修——确切说是荆州汉记,凭此功业,定能在年轻一辈中脱颖而出,成就文坛魁首!

许衡苦笑:父亲,孩儿早已无意于名士虚誉当年初入太学时,他确曾向往名士声望。

毕竟在当今世道,得到士族推崇仍是晋身之阶。

曹操年少时便因桥玄天下动荡,唯非凡之才可匡扶,能平定乱局者,非君莫属、何颙汉室倾颓,安定天下者必为此人、许劭太平之世的奸雄,乱世中的豪杰这三句评语而名震朝野。

可见彼时若能获得名士推崇,或彼此吹捧成为名士,将带来何等可观的政治资本。

然而随着阅历增长,许衡对成为名士的渴望却日渐消退。

他意识到经学世家垄断仕途的现状,已然阻碍了文明的进步。

士人们通过举孝廉把持入仕渠道,相互标榜形成森严的门第壁垒,这套陈腐的选官制度犹如老牛拉破车,勉强维系着庞大帝国的运转。

但这种机制早已弊病丛生,令社会满目疮痍。

许衡认为,这套制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平心而论,许衡并非全盘否定察举制。

相反,汉代创立的这套选官制度实为后世开创了先河——通过各郡推举孝廉,使偏远贫瘠之地的人才也有机会入朝为官,较之前朝已是重大突破。

汉初设立察举制时,何曾想会演变成今日局面?只是随着社会发展,更高层级的矛盾显现,这套制度自然需要革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别蹬腿,你还能再抢救一下!首辅家的小娇妻长公主病入膏肓后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万界点名册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我就是富二代!双姝重生记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都市奇门仙医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重生之绝世废少小良药科技制霸玄幻世界穿越后,病弱嫡女她又崩人设了贞观女相神级大镖客华娱之我即是天命快穿之精分boss难攻略从坟墓里扒出来的摄政王妃联盟之魔王系统年代文女配不干了莽荒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