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笔尖顿住,墨迹晕开。
刹那间,湖面翻涌起来,不是波浪,而是无数细密的光点自水中升起,凝聚成一道人形轮廓,模糊、半透明,手持钓竿,立于冰面之上。
他没有转身。
但他开口了。
声音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出现在每个人的意识之中,不分远近,不论是否在场??全球所有正在静默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同一秒听见了那句话:
>“我一直在等一个人对我说:‘你可以停下了。
’”
>“现在我知道了??那个人是你。”
林晚秋泪流满面。
她知道这不是真正的陈默归来,而是一种集体情感共振所催生的“意识投影”
,是由亿万未完成对话交织而成的精神残响。
但它真实得令人心碎,就像童年记忆里的某个黄昏,明明早已模糊,却在某一刻突然清晰如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出现了异象。
在北极圈的研究站,那台上传过《静默档案库?补遗》的终端自动重启,屏幕浮现一行字:
>“检测到高阶共情脉冲。”
>“启动‘垂钓协议’残留模块。”
>“目标坐标:地球意识层第七频段。”
西伯利亚冻原上,那位曾发现金属箱的青年已年过六旬,正围坐在篝火旁为孙子讲述陈默的故事。
忽然,他手中的日记本无风自动,一页页快速翻动,最终停在空白页。
墨水凭空浮现,写出一段新内容: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学会了如何不打断别人。”
>“如果你也想成为倾听者,请记住:不要试图解决问题。”
>“只要说一句??我在听。”
青年浑身颤抖,他知道这绝非幻觉。
因为他的孙子正盯着本子,小声念了出来,一字不差。
南太平洋的国际联合文化中心内,“倾听者像”
原本被安置在防磁玻璃罩中,此刻晶体瞳孔突然爆发出刺目蓝光,整尊雕像缓缓抬手,指向天花板。
安保系统全面失灵,监控画面只剩雪花噪点,唯有音频通道录下了一段低频吟唱??经语言学家破译,竟是七种已灭绝语言混合而成的一句话:
>“言语的本质,不在说出,而在被承接。”
更令人震惊的是,全球七座同类型雕像在同一时刻同步震动,其经纬度构成的星图发生微调,原本指向废弃观景台的焦点,如今偏移至地下三百公里处的Y-0能量核心。
科学家们紧急召开远程会议,却发现所有通讯平台都被同一段信息覆盖:
>“你们建造机器是为了逃离孤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