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杜佳诺当即写下新的实验方案:以《食堂手册》为蓝本,复刻十道经典职工餐菜品,邀请现存四位知情老人参与品尝测试,观察其手部反应与情绪波动,尝试激活完整的“饮食手语链”
。
第二天清晨,消息传开。
四位平均年龄八十二岁的former食堂职工,在家属陪同下来到共耕园。
他们中有退伍炊事兵、退休面点师、工厂保育员,每个人都带着一本破旧的工作日记。
杜佳诺亲自下厨,严格按照手册流程操作。
第一道菜是“冬瓜排骨汤”
,要求“冷水下骨,姜拍松,大火滚沸去腥,转小火煨足两小时”
。
当汤锅冒出第一缕白汽时,一位失语多年的老爷子突然抬起手,做了个缓慢的“盖盖”
手势。
“爸!”
他女儿激动大喊,“你三年没做过这个动作了!”
接着是“青椒炒千张”
,讲究“热锅冷油,爆香蒜片,翻炒七下即出锅”
。
当杜佳诺依规完成第七铲时,另一位老太太竟跟着节奏点头,嘴里发出含糊音节:“……七……对了……”
全场屏息。
最后一道是“葱油饼”
,关键在于“三层叠油,十八折起,烙至两面金黄带虎皮纹”
。
当成品端上桌,陈素芬颤巍巍伸出手,轻轻抚摸饼面,忽然嘴唇微动,极其缓慢地说出三个字:
“……慢……火……”
那是她自发病以来,第一次说出完整短语。
杜佳诺跪在她面前,泪流满面:“您说得对,汤不成样,心才慌。
可只要火还在烧,我们就一定能找回原来的滋味。”
当天傍晚,项目组正式成立“记忆修复小组”
。
编号373担任首席记录官,怒江石头负责山野食材溯源,小满统筹儿童干预模块,阿?协调外部资源。
而杜佳诺,则在公告栏最上方钉下一块新木牌,上书八个大字:
**以食为信,以味传心。
**
入夜,月色如洗。
杜佳诺再次打开蒸锅,取出那碗山野蒸蛋。
她盛了两碗,摆上两副碗筷。
风吹帘动,铜铃轻响,仿佛有人推门而入。
她望着对面空椅,轻声道:“爸,今天的汤,有人喝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