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谈吃
banner"
>
说起新年的行事,第一件在我脑中浮起的是吃。
回忆幼时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过年,等到过年将届,就乐不可支。
因为过年的时候,有种种乐趣,第一是吃的东西多。
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
普通人家,客人一到,男主人即上街办吃场,女主人即入厨罗酒浆,客人则坐在客堂里口磕瓜子,耳听碗盏刀俎的声响,等候吃饭。
吃完了饭,大事已毕。
客人拔起步来说“叨扰”
,主人说“没有甚么好待你”
,有的还要苦留:“吃了点心去”
,“吃了夜饭去”
。
遇到婚丧,庆吊只是虚文,果腹倒是实在。
排场大的大吃七日五日,小的大吃三日一日。
早饭,午饭,点心,夜饭,夜点心,吃了一顿又一顿,吃得来不亦乐乎,真是酒可为池,肉可成林。
过年了,轮流吃年饭,送食物。
新年了,彼此拜来拜去,讲吃局。
端午要吃,中秋要吃,生日要吃,朋友相会要吃,相别要吃。
只要取得出名词,就非吃不可,而且一吃就了事,此外不必别有甚么。
小孩子于三顿饭以外,每日好几次地向母亲讨铜板,买食吃。
普通学生最大的消费,不是学费,不是书籍费,乃是吃的用途。
成人对于父母的孝敬,重要的就是奉甘旨。
中馈自古占着女子教育上的主要部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沽酒,市脯”
,“割不正”
,圣人不吃。
梨子蒸得味道不好,贤人就可以出妻。
家里的老婆如果弄得出好菜,就可以骄人。
古来许多名士至于费尽苦心,别出心裁,考案出好几部特别的食谱来。
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
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
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
或者还更重要。
普通人为了死后的所谓“血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