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六章态度与行为
banner"
>
在上一章里,我们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个体的早期记忆和幻觉来挖掘其隐藏的生活风格。
不过就个性研究而言,有很多种切入方法,而早期记忆只是其中的一种。
除了早期记忆以外,还可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所有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原理,那就是通过局部来诠释整体。
行为本身既是态度的表达,也是态度的内涵,而态度则代表了个体对生活的整体看法,也就是所谓的生活风格。
首先,来谈谈肢体动作。
众所周知,我们会根据个体的站姿、走姿、言谈举止等对其进行性格判断。
尽管这种判断不总是有意识的,但是肢体动作留下的印象却总能左右我们对他的好恶。
先拿站姿来说吧。
面对眼前的孩子或者成人,我们会马上注意到他的站姿:是笔直如松,还是弯腰驼背?这个很简单。
不过,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特别夸张的姿势。
如果一个人站得过于笔挺,四肢极力伸展,我们不禁要问:他是不是有意为之?由此可以推断,此人的内心并不如外表强大,仅仅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暴露出其内心的某种优越情结:他希望表现得更加勇敢,想要更多地表现自己。
其实,如果他稍微放松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另外,我们也会看到与此完全相反的人,他们总是松松垮垮、弯腰驼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姿势暗示了他们内心十分软弱。
但是,作为艺术和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需要谨慎行事,要多方求证,不能仅凭某一现象就妄下结论。
尽管有时我们对自己的结论充满信心,但仍然需要从其他角度加以验证。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弯腰驼背意味着懦弱,这样的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如果他们陷入困境,我们又指望他们做出何种反应呢?”
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我们发现,这类人时时刻刻都在寻找可以倚靠的东西,比如,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
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永远都在寻求他人的支持。
这一点和弯腰驼背反映出的是同一种心态。
因此,当两种行为同时出现在个体身上时,我们的判断就得到了验证。
我们还发现,依赖他人的孩子与个性独立的孩子肢体动作也完全不同。
观察一个孩子的站姿、观察他待人接物的方式,就能判断出他独立的程度。
遇到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怀疑,因为有很多方法都可以验证我们的判断。
一旦判断得到证实,就可以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现在,我们不妨拿一个独立性不强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
先让孩子的母亲坐在椅子上,然后让孩子走进母亲所在的房间。
观察发现,孩子并没有东张西望,而是径直走向自己的母亲,然后立刻靠在椅子上或者靠在母亲身上。
这和我们的预测不谋而合,那就是,这个孩子总想得到别人的支持。
观察孩子与外界的接触方式也很有意思,这不仅能反映出孩子的社会兴趣和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体现出孩子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