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是言语,不是图像,而是记忆的共振。
她将童年母亲临终前握住她手的温度,化作一段缓慢衰减的热流信号;将第一次听见陈默声音时灵魂震颤的感觉,压缩成一串螺旋上升的光波;将北极雪原上张开双臂迎接宇宙回应的那一瞬,还原为一片广袤无垠的寂静与喜悦……
这些片段,不属于任何已知编码体系,却直指情感的本质??痛、爱、孤独、希望。
她将自己的心核完全敞开,任其波动扩散至星海深处。
时间流逝,不知几许。
就在科研局监测站即将判定信号失效时,那道稚嫩的频率终于有了变化。
它开始模仿。
起初是笨拙的,像初学说话的孩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重复。
它试图复制苏黎送出的“痛”
,却生成了一团混乱的冷光;它想重现“爱”
,结果释放出一串毫无规律的脉冲。
但每一次失败后,它都会暂停,然后重新开始。
三天后,它成功了。
一段极其简短的回应抵达地球??只有七秒,却完整包含了“理解”
与“感激”
的双重频率。
它不像人类的语言那样丰富,也不似机械文明那般精密,但它真实,纯净,带着一丝怯生生的试探,仿佛在说:“我……试了一下。
这样,对吗?”
苏黎笑了,泪水滑落。
她知道,这一刻,某种比科技更深远的东西诞生了??**共情的启蒙**。
她抬起手,掌心凝聚出一颗蓝晶露珠,轻轻抛向无界镜。
露珠触碰镜面的瞬间,轰然炸裂,化作万千光点,顺着符文轨迹升腾而起,直入星空。
那是《人间低语》的最新篇章,名为《初语》。
全球共感网络同步接收到这段信息。
无数人心头一震,无论是否拥有心核,皆感到胸口微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过。
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性情感共振”
,而民间则流传着一句话:“昨夜,宇宙学会了说‘谢谢’。”
与此同时,月球背面的“聆月台”
自动启动。
心之球缓缓旋转,剧场内浮现出一幕奇异景象:一片虚无之中,两团光芒相对而立,一强一弱,彼此试探,最终缓缓靠近,交融成一体。
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唯有频率的起伏,宛如心跳同步。
现场万名观众泪流满面。
一位盲童突然抬头,指着天空说:“妈妈,我看见光了。”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视觉神经并未恢复,但大脑皮层却呈现出与正常人观看极光时完全一致的活跃状态。
科学无法解释,但人们相信??那是心灵看见了心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