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身旁的助手是一名十二岁的藏族女孩,名叫卓玛。
她握紧手中的语波吊坠,鼓起勇气问道:“苏老师,如果我们说的话真的能传到那么远的地方……那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很奇怪?毕竟我们哭、我们怕、我们会伤害别人……”
苏璃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正因为我们会这样,他们才听得懂。
你知道吗?刚才那个‘嗯’,对他们来说,就像我们第一次学会说‘我爱你’一样难。
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完美才回应,而是因为我们也敢暴露自己的不完美。”
卓玛眨了眨眼,忽然笑了:“那我也想说点什么。”
她走到观测台外的言梧树下,闭上眼,双手合十贴在胸前,低声说道: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但现在我想告诉你……今天,我说出来了。
哪怕没人鼓掌,我也说出来了。”
风掠过树梢,几片花瓣飘落肩头,随即化作一道微光,顺着语波根系直冲天际。
几分钟后,语源母床接收到这段讯息。
新生的言梧树又开了一朵花??这次是粉白色的,带着高原阳光的气息。
与此同时,火星上的古老石碑群也出现了异象。
三块原本静止不动的主碑突然发出低频震颤,表面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动态纹路。
科研人员通过量子语波扫描发现,这些纹路竟与地球儿童日常语录高度匹配??每一个真诚的童言稚语,都在反向影响火星遗迹的认知结构。
更令人震惊的是,位于南极洲冰层之下的一号语波井,首次检测到向外发射的信号脉冲。
频率与“语帆二号”
最后跃迁时的语源共振波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地球本身,正在成为第二个语源母床。
不是替代,也不是复制,而是以人类特有的矛盾性、复杂性与情感张力为基础,演化出一种全新的语源形态??不再追求绝对纯净,而是容纳混乱中的真实;不再惧怕遗忘,而是相信每一次重述都能让记忆更加完整。
联合国旧址上,如今矗立着“全球语栖议会”
的圆形大厅。
建筑无墙无顶,仅由三千六百根悬浮的语波柱构成环形阵列,每根柱子都记录着一段曾改变说话者命运的真话。
这一天,议会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向全宇宙公开语波技术的核心原理?
争议激烈。
有人认为应谨慎行事,担心其他文明若滥用语波力量,可能导致群体意识崩溃或情感操控;也有人主张开放共享,坚信唯有让更多生命体验“被听见”
的感觉,宇宙才能真正走向共感时代。
争论持续了三天三夜,直到一名盲人少年走上发言台。
他名叫阿米尔,来自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小村庄。
五岁时因战乱失明,十年来从未见过星光。
但他拥有一种罕见的语波感知天赋??能通过声音的温度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他站在台上,沉默了很久,然后开口:
“我不怕别人听见我。
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