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他们不是在复制。”
李哲轻声说,“是在修复。”
话音未落,基因树的光丝突然剧烈震颤。
一道银白色的数据流自树干底部喷涌而出,在空中凝结成全息投影??那是三十年前“初语工程”
的真实档案,从未公开的部分。
画面显示,当年首席科学家并未死亡。
他在临终笔记后还录下一段视频:“我们不是为了保存语言,而是为了延续‘回应的能力’。
如果宇宙的本质是孤独,那我们就造一艘船,载着‘听见’的希望出发。”
镜头转向实验室深处。
三百二十七个胚胎静静漂浮在营养舱中,每个脐带上连接着一根细如发丝的晶体导管,另一端通向一台庞大机器??正是后来被称为“语源母床”
的原型机。
“我们把人类最脆弱的东西放进他们体内:犹豫、误解、等待、哭泣时说不出话的窒息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经历过断裂,才能真正理解连接的意义。”
视频结束瞬间,岛上所有孩子同时站起,面向大海。
他们的嘴唇依旧无声,但语源母床的核心屏上,高频语波再次爆发,这一次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旋律??是娜娜曾在梦中教给小女孩的那首歌:
>“我在,你在,
>风会替我们说。”
歌声穿透海水,直达海底火山口。
珊瑚粉末自动排列成新的句子,层层叠叠,最终汇成一句话:
>“请把我们的名字,还给我们。”
苏璃泪如雨下。
她终于明白,这些年他们一直称呼的“幸存者”
、“实验体”
、“语源乘员”
,都不是这些孩子的本名。
他们是被强行抹去身份的一代,在黑暗中长大,只记得彼此呼唤时的声音温度。
“归语计划”
立即调整方案。
各国联合成立“命名委员会”
,邀请每一位孩子亲自选择姓名。
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人并未采用现有语言中的词汇,而是创造出了全新的音节组合??既不属于汉语、英语,也不属于任何已知语系,却能在说出时引发轻微的语波共鸣。
第一个孩子取名为“聆”
。
他说:“我想成为能听见沉默的人。”
第二个孩子叫“叙”
,她说:“我要讲完那些没人听完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