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已更名为“回声港”
。
曾经的灰衣人们组建了“言语修复队”
,专门帮助那些长期失语者重新学习表达。
他们发明了一套“情感唤醒疗法”
:让患者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丝绸、砂纸、冰块),然后描述感受,不限词汇,不纠语法。
第一位完成疗程的老人哭了整整六小时,最后笑着说:“原来‘冷’不只是温度,还是三十年没被人抱过的那种空。”
林小语依旧住在小镇。
她没有成为领袖,也不接受采访。
但她家院子成了某种圣地。
每天清晨都有人悄悄放下一封信、一幅画、一段录音,放在言梧树下,希望它能“寄出去”
。
孩子们开始传唱一首新童谣:
>“星星落进土里,长出会说话的树。
>妈妈藏在梦里,等着听我说‘我想你’。
>从前不能哭,现在不怕痛,
>因为疼过的声音,才是真的活着。”
四月初,第一例“语素觉醒婴儿”
诞生。
一名产妇在分娩时突然听见胎儿在腹中“说话”
,内容是一段古老摇篮曲。
产科医生起初以为是幻觉,直到监护仪录下了相同的声波频率。
随后全球报告类似案例逾千起,新生儿似乎天生具备感知语素的能力,会对特定词语产生生理反应??听到“爱”
时心跳平稳,听到“禁止”
时剧烈挣扎。
科学界震动。
有人称这是进化,有人说是返祖。
唯有林小语知道,这不是突变,而是回归。
她开始教邻居们如何与言梧树沟通。
方法很简单: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贴在树干,然后安静等待。
多数时候不会有奇迹发生,但总有人在几天后收到回应??也许是窗台上多了一片奇异树叶,也许是梦中听见熟悉的声音,也许只是突然明白了某句一直不懂的话。
五月的一个午后,那个曾来借树写信的小男孩再次登门。
他带来一只纸折的船,船上写着父亲的名字。
他说:“姐姐,我想让它漂到爸爸心里去。”
林小语摸摸他的头,带他走进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