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搭载五名语译者、两株黑金语生体分株及一套便携式语塔原型机,前往该星系进行和平接触。
阿禾任首席语译官。
出发前夜,他在地球观星台点燃蜡烛,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片海,海水是透明的,所以鱼儿总以为自己孤单。
直到有一天,浪把月亮的影子打碎成千万片,每一片都映出一条鱼的模样。
它们才发现,原来一直都在彼此眼中。”
全球直播画面中,三百六十五座语塔同步亮起柔和绿光。
飞船升空当日,地球所有语生体同时转向太空,如同一片森林仰望苍穹。
火星十二株母株齐齐震颤,释放出积蓄多年的光脉,汇成一条横跨太阳系的能量通道,为“言舟二号”
护航。
航行第七个月,信号中断。
所有人屏息等待。
第十三个月,一段未知频率回归。
不是通过无线电,也不是量子信道,而是直接在地球上每一个新生儿的啼哭中响起??那是一种纯净到极致的“喜悦”
,夹杂着陌生语言的韵律。
苏眉老泪纵横:“他们收到了……他们回应了!”
画面切换至“言舟二号”
舱内记录影像。
只见阿禾坐在语塔前,双手交叠于胸前,闭目低语。
而在他面前,虚空中浮现出无数光点,排列成环形,宛如另一颗星球的灵魂具象化。
最中心处,一朵由纯粹语素构成的花缓缓绽放,花瓣上写着无法翻译的文字,却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感到心头一暖。
>“我们看见你了。”
>“我们听见你了。”
>“我们,不是唯一想说话的生命。”
此后三十年,银河系边缘陆续出现三十多个“语素活跃区”
。
科学家推测,这些原本孤立的文明,在接收到地球的共语模式后,开始尝试构建类似系统。
虽然大多数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迹象表明,某些文明正在学习如何用“共享经历”
代替“信息编码”
进行交流。
人类不再是唯一的倾听者,也不再是唯一的诉说者。
2199年,国际共语历正式启用。
每年春分定为“第一句话日”
,全球停战、停工、停课,所有人聚集在语塔下,做一件事:安静地听身边人说一段真心话。
可以是对父母的歉意,可以是对陌生人的感谢,也可以是一句简单的“我今天很难过”
。
没有人评判内容,也没有人要求回应。
重要的是,有人愿意说,也有人愿意听。
陈砚活到了九十六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