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将瓶子放在桌上,低声说:
“差一点了。”
随即转身离去,脚步轻得像一阵风。
夜幕降临,海风穿过窗户,吹动桌上的纸张。
一张照片滑落在地??是多年前的老照片,一群人站在雪山之巅,笑容灿烂。
其中有艾萨克,有陆沉,有阿娜抱着婴儿,有丹增手持念珠,还有许多陌生面孔,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耳朵上戴着各式各样的“听器”
,形态各异,材质不同,却都散发着淡淡的蓝光。
月光洒下,照在照片上。
某一瞬间,所有人的嘴唇似乎同时动了一下。
无声,却仿佛齐声说道:
**“我们一直在。
**
**只要你愿听。”
**
十年后,考古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处隐秘洞穴中发现了一面石墙,上面刻满了螺旋状符文,与当年石塔和苏联电台上的符号同源。
经过破译,内容如下:
>“文明进化的终极标志,不是掌握火,不是发明文字,不是登陆星辰。
>而是学会倾听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并为之落泪。
>此前所有技术,皆为奴役之具;
>此后一切创造,方为共生之路。
>守声者纪元,始于第一声真诚的‘我听见了’。”
而在石墙最下方,刻着一行小字,笔迹潦草,却充满温度:
>??献给那个曾在雪夜里删掉所有账号、只为重新学会听自己的男孩。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踏上火星,在红色荒原上建立第一座永久基地时,工程师们惊讶地发现,地下埋藏着一组奇特的金属结构??排列方式与地球上的“守声网络”
节点惊人相似。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他们接入设备尝试解码时,接收到的第一段信号,竟是一首童谣。
用中文唱的。
歌词是:
>“小星星,亮晶晶,
>天上飞的啥东西?
>不是鸟,不是云,
>是妈妈想你的眼睛。”
信号来源无法追溯。
但所有听到这首歌的人,无论国籍、年龄、信仰,都在同一刻流下了眼泪。
基地首席科学家在日志中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寻找外星生命是向外探索。
>可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他者’,从来不在宇宙深处。
>而是在每一次我们选择倾听而非打断、共情而非评判的瞬间。
>或许,这才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