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卡尔闻声赶来,手中拿着温特手稿的复刻本,翻到一页画满星轨与山脉连线的草图。
“你看这里。”
他指着一处标记,“温特早年推测过一条‘声之回环’的能量流向,认为每激活一个节点,都会引发下一个节点的预激活反应。
而现在……第23号不仅亮了微光,还在向外发射引导脉冲。”
陈默此时也赶到,手里握着刚解码的卫星音频:“我已经截获了三段来自南美的异常广播。
一段来自玻利维亚高原电台的背景杂音,一段是智利地震监测站录到的地壳震动频率,还有一段……是从阿根廷牧民口述故事中提取的旋律。
经过比对,全部含有S-Ω变体,且节奏一致,间隔正好是23.7秒。”
“又是这个数字。”
阿强眼神一凝。
“不只是巧合。”
索菲亚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接入,“我刚刚完成全球节点分布建模。
你们发现没有?已激活的22个点,并非随机散布,而是沿着地球磁极偏移的历史轨迹排列。
换句话说,这条路,是人类集体记忆随地质变迁留下的‘情感化石带’。”
众人陷入短暂寂静。
最终,阿强站起身,走到舷窗前。
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碎银铺展。
他想起母亲照片背面的那句“阿海,我的光”
,想起收音机里那段渔歌,想起北京病房里那个打出摩斯密码的小女孩。
“我们得去。”
他说得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为了验证理论,也不是为了成为英雄。
是因为已经有太多人听见了声音,但他们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如果我们不去接住这些声音,它们就会再次沉入黑暗。”
李婉点头:“我可以设计一套高原适应性训练程序,帮助团队应对低氧环境。”
卡尔补充:“温特笔记里提到过一种‘共振冥想法’,据说能在极端条件下稳定脑波,避免共感过载。
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神经反馈技术进行改良。”
陈默则打开摄像机,镜头对准阿强:“这一段我也要录下来。
未来的人需要知道,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没有人喊口号,也没有热血沸腾,只有一个男人看着大海,说了一句‘我们得去’。”
三天后,五人小队搭乘私人直升机穿越安第斯山脉云层,在距离目标区域十公里处迫降。
暴风雪阻挡了航线,最后一段路程只能徒步。
氧气瓶沉重地压在背上,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对抗整个世界的重量。
越接近山谷,空气中就越能感受到一种奇特的振动??不是声音,而是某种更原始的存在,直接作用于骨骼与血液。
李婉拿出便携式频谱仪,数据显示周围存在大量非物理源的声场扰动,频率集中在4.5~7Hz之间,恰好对应人类θ脑波区间。
“他们在影响我们的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