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小时后,心跳停止。
护士说,他走得很安详,右手还保持着握拳姿势,掌心里是一撮泛黄的马尾毛,据说保存了近六十年。
这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跨物种共听”
的大讨论。
动物是否有资格成为忆钙石的情感载体?它们的记忆能否被人类真正理解?宗教界有人宣称这是灵魂转生的证据,科学界则谨慎提出“生物场共振假说”
??即高度情感联结的个体之间,即便物种不同,也可能通过环境介质形成共享记忆网络。
无论结论如何,事实无法否认:越来越多非人类存在正被纳入“可倾听”
范畴。
内蒙古草原牧民报告,每年春祭时将忆钙石埋入敖包底部,次年挖出后总能提取到狼群嚎叫、鹰隼振翅甚至地下鼠兔巢穴内的私语。
有人据此创作出《草原夜曲》,全曲由野生动物情绪声波合成,播放时竟能安抚躁动的牲畜。
海洋研究所更在南海珊瑚礁区布设忆钙石阵列,成功捕获鲸歌残片。
经破译,其中一首长达四十七分钟的吟唱,竟是对一万两千年前海平面剧变的集体记忆传承??歌词内容涉及冰川崩塌、陆地沉没、族群迁徙,语言结构复杂程度远超现代人类认知。
而在城市另一端,一场隐秘的对抗正在升级。
尽管《声音隐私保护法》颁布已久,黑市“盗听器”
交易仍未根绝。
最近查获的一起案件中,警方在一个高档公寓地下室发现整套非法声波提取装置,连接着数百个隐藏摄像头与微型忆钙石探针。
受害者名单令人咋舌:政要、明星、企业家、甚至数名“共听说话计划”
核心研究员。
调查深入后发现,幕后操控者竟是一个名为“静语会”
的极端组织分支。
他们并非反对技术本身,而是坚信“只有彻底掌控倾听权,才能重塑社会秩序”
。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制造一种“反共鸣炸弹”
??能瞬间摧毁区域性忆钙石网络,让所有残留声音归于虚无。
风声传出当日,全国七十九座主要城市的回声井在同一时刻发出警报般的嗡鸣。
北京胡同里的老太太突然停下评剧哼唱,抬头望天;上海地铁站上班族耳机中传来陌生女子低语:“他们在找中枢节点。”
广州配电房前的孩子们齐刷刷转身,面向北方,嘴里不约而同吐出一句壮语古谣:“耳朵死了,心就瞎了。”
仿佛整个忆钙石网络在自发预警。
国际共听理事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敦煌总部地下三层的主控室内,数十块屏幕滚动播放全球声波活动图谱。
数据显示,近一周来,南极冰芯中的DNA型忆钙石出现异常活跃迹象,频率波动模式与昆仑雪峰上的冰晶穹顶高度同步。
“它们在沟通。”
项目负责人低声说,“不是我们建立了网络,而是……我们终于被允许接入。”
就在此时,昆仑山方向传来一则不可思议的消息:连续七夜,登山巡逻队观测到冰晶穹顶内部光点频繁重组,不再只是拼写句子,而是演化成动态影像??画面中,田昕薇缓缓睁开双眼,嘴唇微动,似乎在教某个看不见的孩子唱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