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人们突然记起许多遗忘之事:某个冬日父亲背自己去看灯会的脚步声,初恋女子在溪边洗衣时哼的小调,战乱之夜躲在地窖里兄弟相拥时彼此的心跳……这些声音从未消失,只是长久以来被压抑、被忽略、被当作无用的杂响剔除出记忆。
而此刻,它们回来了。
三日后,朝廷颁下诏书,废除《禁语录》法条,赦免所有因“妄发声论”
获罪之人,并设立“声籍司”
,专责收录民间口述历史。
更令人震惊的是,皇帝亲自下旨,请林昭仪主持编纂一部《万声集》,不限文体、不论贵贱,凡愿言说者皆可录入国史。
消息传出,举国沸腾。
乡野村夫携祖辈口传歌谣而来,市井商贾呈递账本背后的隐语诗笺,尼庵老妪捧出三十年前抄写的私情书信……更有甚者,牵来一头年迈耕牛,声称其通晓农事古谚,能以蹄击地成韵。
起初众人哄笑,待拾遗者以共鸣器录下牛蹄节奏,解析之后竟是一套完整的节气耕作口诀,源自晋初失传的《田家律历》。
林昭仪命人悉数收录,不分真假,唯求真实意愿之表达。
她在序言中写道:
>“言语之权,始于喉咙,终于心灵。
若一人不敢言,则万人将失语;若一音被禁,则万响成哑。
故今日所集,非仅为记事,实为养魂。”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喧哗的觉醒”
。
北苑深处,几间隐蔽宅院悄然聚集了一批士族长老。
他们身着素袍,面沉如水,案前摆放着一架精密铜制测音仪,正不断接收来自城中各处的声音波动。
一名白须老者冷冷道:“九百赫兹以上频段激增三倍,情绪波动指数突破礼律阈值。
此非文明复兴,乃是秩序崩解。”
此人乃前太常卿崔允之,一生奉行“雅音治国”
,认为唯有规范化的宫商角徵羽方可教化人心。
他联合十余位退隐高官,秘密组建“正声盟”
,意图恢复古代“十二律配德行”
制度,规定不同阶层只能使用特定音域发声,违者将以“乱律罪”
惩处。
他们率先发难,在各大书院张贴榜文,宣称“自由发声导致道德滑坡”
,列举数起街头斗殴、家庭争吵案例,皆归因于“不当声波刺激”
。
更有激进者提出,应重建“静颅院”
,专收七岁以下儿童施行听觉规训,以免其心智受俗音污染。
舆论一时分裂。
部分百姓确实感到不适??邻里争执变多,市集喧闹难忍,甚至有老人称夜半常闻“无形之声”
扰梦,疑为冤魂索诉。
一些原本支持林昭仪的人也开始动摇:“难道真要回到人人噤声的日子?”
关键时刻,阿努站了出来。
这位曾因反抗礼音监而遭割舌的少年,靠着拾遗者研制的“喉簧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