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一夜,他们在废庙前燃起篝火,奏的是一首无名曲,据说是某位被割舌的乐官临死前所哼。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全场寂静,连风都停了。
林昭仪走上前,深深一揖:“你们的声音,比皇宫里的钟磬更接近天道。”
消息传开,崔执卿闭门三日。
第四日,他独自来到共听坊,要求体验一次完整的“声忆回溯”
。
技术人员犹豫再三,最终同意。
他戴上骨传音阵头环,接入一段特殊音频??那是当年其父崔允之临终前的独白录音,因涉及政治禁忌,一直被皇室封存。
片刻后,崔执卿猛然摘下设备,浑身发抖,眼中布满血丝。
“我父亲……他不是忠臣。”
他嘶哑道,“他是刽子手。
他下令沉湖那夜,亲手掐死了一名抱着琵琶不肯松手的小女孩。
他说:‘音乐太美,容易蛊惑人心,必须斩尽。
’可他自己……每晚都在梦里听见那孩子弹琴……他求我长大后替他赎罪,可我……我却把他的罪当成荣耀供起来……”
他瘫坐在地,泪水纵横:“我一直以为秩序高于一切,可现在我才懂,没有声音的秩序,不过是坟墓的规矩。”
数日后,他上表辞官,并公开焚毁家中所藏《禁语录》抄本。
他在火堆前朗声道:“从今往后,我不再做‘正声’的奴仆,我要学着做一个会哭的人。”
这一幕被画工绘成《焚典图》,流传四方。
与此同时,拾遗者在整理新出土文献时,发现一部残卷名为《声世本纪》,作者不详,内容竟预言了林昭仪的一生??从山中逃荒女童,到执掌心岩的“听世之人”
,一字不差。
更诡异的是,书中最后一页空白,唯有几滴干涸的血迹,形状恰似一朵野花。
林昭仪看着那页,轻笑:“原来我的故事,早被人写过。
可他们没写完??因为我还没活完。”
她提笔,在空白处补上一行小字:
>“未来之声,不在书中,而在路上。”
春去秋来,第三批共听坊启用,首次向囚犯开放。
狱中设立“赎音室”
,重刑犯可通过讲述过往罪行换取减刑。
起初无人相信,直到一名连杀三人的江洋大盗在录音后崩溃痛哭,坦白自己幼年因饥饿偷粮,被族长当众鞭打至昏,从此恨极世人。
他说:“我杀人时,耳朵里全是那天的鞭声。”
心理医者震惊:“原来暴力,也是一种失语。”
自此,“赎音制”
推广全国,监狱不再是沉默的牢笼,而成了声音的疗愈之所。
而林昭仪并未止步。
她发起“寻声万里”
行动,派遣百支拾遗小队奔赴边疆、海岛、荒村,采集那些即将消亡的方言与古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