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金熙听了,急忙道:“事出紧急,大王身边并无纸笔,且怕被人盘查,故让小人亲传口信。”
“大王唯恐世子怀疑真假,所以特赐小人金刀为凭!”
慕容令听了,当下点头道:“此言有理,你快说!”
...
梅瓣落在湖面,碎成一圈圈光晕。
那哼唱声如丝线般缠绕在风里,断断续续,却始终不散。
旅人怔立良久,指尖轻触耳垂,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吻过。
他缓缓跪下,从怀中取出一支竹笛??那是祖母临终前交给他的遗物,说是曾属于一位“会听声音的女子”
。
他未曾学过吹奏,此刻却鬼使神差地将笛口贴唇,轻轻一呼。
音不成调,却与风中旋律奇异地合了拍。
刹那间,湖心小屋的声种晶体骤然亮起,金红光芒穿透晨雾,直射天际。
远处山峦回响叠起,如同千万人同时开口低语,又似大地本身在呼吸。
竹笛发出的气流竟带动了晶体共振,一道纤细光柱自湖面升起,直贯云霄,在空中幻化出一行古篆:**“声所至处,心即归途。”
**
与此同时,岭南陈婉儿正坐在祖屋门槛上修补旧谱。
她手中针线穿过泛黄纸页,每一针都对应一段失传音律。
忽然,纸上的字迹微微发烫,墨痕如活水般流动重组,竟自行补全了一段残缺的俚曲。
她惊得松手,那张纸却无风自动,飘向院中老槐树下的陶瓮??正是当年母亲藏匿禁曲之地。
纸片落入瓮中,嗡鸣三声,继而传出清晰童声吟唱,正是她幼时听外婆哼过的《月光谣》。
“这不是我写的……”
陈婉儿喃喃,“是有人借我的手,把丢了的东西送回来。”
千里之外,敦煌监测站的技术员猛然抬头。
屏幕上,地下声穴的信号强度陡增十倍,原本杂乱的滑稽调音频竟开始自我修复,缺失节拍自动填补,连孩童笑声也变得清晰可辨。
更诡异的是,这段音频正以极缓慢的速度逆向播放,仿佛时间本身在倒流。
当它回溯到焚书那日的辰时三刻,系统捕捉到一句从未记录过的低语:“裴大人,你烧得尽纸,烧不尽人心。”
这句话通过全国声网瞬间传播,所有正在运行的聆惠堂设备齐齐震颤。
建康默语会密室内,一名年迈成员突然掩面痛哭:“二十年前……是我亲手递的火把。”
他颤抖着翻开档案柜最底层的铁盒,里面本该空无一物,如今却静静躺着一本焦边残卷??《市井俚曲集?卷三》,封面上还沾着未干的泪痕。
而在西北荒原的拾遗队营地,新队员小满正调试一台老旧录音机。
这是她在废弃驿站发现的最后一件遗物,铜轴锈蚀,胶带发脆。
她本不抱希望,可按下播放键后,机器竟奇迹般运转起来。
先是沙沙噪音,接着传出一个温润女声:“今日行程:探访河西走廊十三村,采集民谣十七首,救治喉疾三人。
另记:有孩童问我,为何要听这么多‘没用的声音’?我说,正因为没人听,它们才最重要。”
小满浑身一震??这是林昭仪亲笔日记!
录音继续:“明日将赴玉门关外,听说那边有个瞎眼老乐师,一生只弹一首曲子,叫《望归》。
他说那是为战死的儿子写的。
我想,哪怕只能替他多传一个音符,也算不负此生。”
话音落下,录音戛然而止。
可紧接着,从机器喇叭里流出一段琵琶独奏,苍凉如大漠孤烟,激越似铁马冰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