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共感行动”
办公室紧急重启全球监测网络,却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自堕语谷钟声轻响那一夜起,地球上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同时产生了相同的梦境体验??他们看到自己站在一座桥上,桥下是奔腾的黑暗河流,桥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
,正伸出手来。
醒来后,这些人中有八成主动做出了重大人生改变:离婚者重修旧好,仇敌握手言和,冷漠的父子相拥而泣。
心理学家称之为“镜像觉醒效应”
,而林奈则在内部报告中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进步依赖技术突破。
但现在看来,真正的跃迁发生在意识层面??当一个人能听见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时,他就不再需要外部的指令。”
她建议立即启动“第十四计划”
: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一百名具备高度共感能力的个体,建立跨文化训练营,引导他们系统性地开发听觉潜能。
但她也警告:“必须防止权力机构将其武器化。
一旦‘倾听’成为控制工具,人类将永远失去自由意志。”
提案尚未表决,堕语谷的钟再次异变。
那一夜,蓝光茧壳突然破裂,无数细丝如萤火虫般升腾而起,融入夜空。
钟体恢复了原本的青铜色泽,但表面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
陈默靠近时,竟在钟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却又不完全是。
镜中的“他”
穿着古老的服饰,手持竹简,眉宇间透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沉静。
嘴唇微动,无声地说出一句话。
陈默本能地掏出笔记本,凭着记忆写下那句话的形态,再对照母亲收藏的古籍残卷,终于译出:
**“子归其位,钟行天下。”
**
他浑身发冷。
这不是预言,是召唤。
次日清晨,他收拾行装,留下一封信给村委会。
信中只有一行字:“我去追她的路了。”
他没有选择现代交通,而是徒步出发,沿着当年小满南下的轨迹,穿越云贵高原,进入横断山脉。
一路上,他不再记录数据,也不接受采访,只是观察、倾听、感受。
他在藏族寺庙听喇嘛诵经时察觉到声波与地磁的微妙共振;在彝族火塘边听老人讲故事时,发现火焰跳动的节奏竟与《月光谣》节拍完全一致;在一处废弃驿站遗址,他捡到半块破碎陶铃,摇晃时发出的音高,恰好填补了钟声缺失的那个音符。
三个月后,他在澜沧江畔的一座小镇停下脚步。
这里没有“耳语社”
,也没有觉醒点标记,但每当夜深人静,居民都说能听见“水里唱歌”
。
陈默租下一间临江小屋,每日傍晚坐在岸边,任江风吹拂耳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