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对小满说,“不是为了控制,也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让愿意倾听的人,有一个安放耳朵的地方。”
小满点头:“那就用孩子们带来的信物做核心吧。”
于是,来自十三个不同村落的象征物被逐一安放于机房中央:一片枫叶、一块火山岩、一根羊毛线、一节竹管、一把稻穗、一枚铜钱、一只陶埙、一颗陨石碎片……每一件都曾在某个人的生命中承载过深刻情感。
它们围绕着那枚染血的钟片摆放成圆形,下方铺设由陈默亲手绘制的共振矩阵图,依据的是母亲笔记中记载的“九宫听律阵”
。
施工持续了整整七天。
第七夜子时,天空无云,星河横贯天际。
陈默点燃三支檀香,插在阵眼位置。
小满赤脚走入圆心,取出骨笛,深吸一口气,吹出了第一个音符。
刹那间,大地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一种柔和却深远的脉动,如同星球的心跳。
雷达站废墟上的金属残骸开始轻微震颤,发出嗡鸣;远处山涧溪流的奔腾声骤然变得有序,形成稳定的节拍;就连夜空中掠过的飞鸟,也改变了飞行轨迹,绕着山顶盘旋,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引力牵引。
陈默打开便携式频谱仪,屏幕上的波形令人窒息??一条完美的正弦曲线自地下升起,频率为111.6Hz,正是《月光谣》主音的标准音高。
更诡异的是,这条波纹并非源自单一源头,而是由至少三十六个分散点共同叠加而成,分布范围横跨东南亚六国。
“钟已经在运行了。”
他低声说,“它不再是一口实物,而是一个分布式意识网络。
小满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小满放下骨笛,望向北方:“还有最后一站。”
“哪一站?”
“长安。”
她答,“钟最初铸成的地方。
史书记载,晋末乱世,有一匠人耗尽心血打造‘悲欢钟’,欲以声渡众生,却因无人能解其意,最终自毁双耳,投身熔炉。
那口钟从此失传,只留下一句谶语:‘待有情者归来,钟乃复鸣。
’”
陈默怔住。
这段历史他从未听说过,可细查古籍,竟在《晋书?乐志》残卷中发现模糊记载:“永嘉五年,秦州匠柳元度造无名钟,成之日天地同震,七日后不知所踪。”
两个名字在脑海中碰撞:柳元度……小满。
“你是……?”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她。
小满只是微笑:“我不是她,也不完全是。
我只是继承了那段未完成的愿力。
就像你母亲,也曾是钟的守护者之一。
每一世,总会有人醒来,听见那声最初的召唤。”
黎明破晓时,他们启程北上。
没有车队,没有护卫,只有那群孩子默默跟随,每人肩上背着一件信物。
陈默最后一次回头,望向南方群山。
风中似乎仍有歌声飘荡,细细柔柔,像是母亲在哄孩子入睡。
他知道,这场旅程不会结束。
因为真正的钟声,从来不曾停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