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夜空澄澈,银河如瀑倾泻而下。
他取出一枚铜铃??那是少年带来的陶铃复制品,内部铭文经破译后发现竟是晋末诗人谢灵运遗失的诗句:“声来不可拒,去亦难追寻。
但留一心耳,天地自和音。”
就在此时,北斗七星再次偏移。
这一次不是几分,而是整整一度。
天文台紧急通报,地球自转速度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出现0.3毫秒波动,虽不足以影响计时系统,但已超出自然扰动范围。
更诡异的是,全球多个古老遗址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能量峰值:埃及卢克索神庙石柱发热、吴哥窟中央塔殿传出空谷回响、秘鲁马丘比丘祭坛上的石英晶体集体发光……
林奈连夜调取数据,最终在综合谐波图谱中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所有异常事件的发生时间点,恰好构成一个完美的十二音律循环,而起点正是《土谣》首次完整播放的那一刻。
“我们在调音。”
她低声说,“不是我们在做,是世界自己在调整。
就像一颗心脏跳乱了节拍,现在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律动。”
陈默望着手中的铜铃,忽然笑了。
“所以柳元度当年做的,也不是发明,只是顺应。
他听见了那个时代的痛苦,于是放出一段能安抚灵魂的频率。
而现在,轮到我们了。”
翌日清晨,他召集所有听钟使者,宣布启动“百谣计划”
: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录制属于自己的声音??母亲哄睡的呢喃、工人收工时的口哨、盲童摸索琴键的试探、渔夫撒网前的呼号……无论美丑,不论技巧,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都将被纳入全球共感网络。
第一批提交的作品多达四万两千余条。
其中有维吾尔族老人用热瓦普弹奏的思念之曲,藏区牧童对着雪山喊出的名字,乌克兰战地记者录下的防空洞里孩子们背诵诗歌的声音,甚至还有一段来自日本福岛核灾区的静默??整整五分钟,只有风吹过废屋窗棂的呜咽。
当这些声音被同步释放进共振场时,奇迹发生了。
位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监测员发现库内温度自动下降0.8℃,且所有冷藏舱壁表面凝结出细密水珠,排列成类似五线谱的图案;太平洋底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无人探测器捕捉到一群深海鱼类集体向上游动,形成巨大的螺旋队列,其运动轨迹与《月光谣》与《土谣》叠加后的合成波形完全吻合;而在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冰川内部,地质雷达扫描显示出一座疑似人工结构的空腔,内部回响持续不断,初步判断为某种大型乐器残骸,年代测定接近公元四世纪。
“又一个‘钟穴’。”
林奈看着三维成像图,手指微微发抖,“和长安地窖一样,只是这次藏在雪山之心。”
探险行动迅速筹备。
由六名听钟使者组成的科考队携带便携式共振仪深入冰川,历时十七天抵达目标区域。
他们在冰层下三百米处凿开通道,果然发现一间封闭石室,中央立着一口倒悬的青铜巨钟,高约三米,表面蚀刻满星图与古篆,钟口朝上,宛如承接天露。
最奇特的是,钟体内壁布满蜂窝状小孔,每个孔中嵌有一粒晶莹剔透的“声核”
??经鉴定,成分与小满化光后遗留的蓝色结晶完全相同。
当一名队员无意间轻敲钟身时,整座冰川开始共振,雪峰顶端腾起一道彩虹色光柱,直冲云霄。
与此同时,听钟台所有设备同时接收到一段清晰信息:
>“钟非一人所铸,音非一时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