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关于李世民的血脉出身,从唐朝到现在,一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焦点在于,李世民出身于陇西李氏,官方族谱上是汉人传承,而有观点认为,这是李氏改窜的。
李世民的母系一直都没什么分歧,其生母窦氏是...
雨滴砸在听钟台的铜瓦上,发出细密如鼓点般的声响。
陈默没有动,任雨水顺着发梢滑落,浸透衣领。
他的手掌仍摊开在日记本上,墨迹未干的那行字??“我们原以为自己在寻找过去,其实是在唤醒未来”
??正被一滴水珠缓缓晕染,像一颗心在慢慢融化。
林奈站到他身旁,手中握着那支从云南送来的竹笛。
笛身粗糙,是孩子亲手削成的,边角还留着牙咬过的痕迹。
她将笛子横于唇前,闭眼吹出一个音。
不成调,却清亮,穿透雨幕,直入云层。
刹那间,十三个节点的数据流再次同步跃动。
这一次,不再是被动接收信号,而是主动共振。
北京白云观的铜钟再度自鸣,三声短,两声长,节奏竟与林奈吹出的那个音完全契合;西安碑林的石碑表面浮现出新的刻痕,这一次不是半阙《清商引》,而是一整段工尺谱,经破译后发现正是《土谣》失传已久的变奏版本;敦煌鸣沙山下的低频振动突然增强,形成一道螺旋状声波,向地壳深处传导,仿佛在叩击某扇封闭千年的门。
而在北极冰盖下,那组被封存的编磬忽然停止了风中自发的断续旋律。
取而代之的,是一记深沉悠远的磬音,单独响起,宛如晨钟初撞。
“它回应了。”
周砚舟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不是随机共鸣……是对话!
我们在和它对话!”
沈师傅盘坐在听钟台中央,乌木杖插进湿泥之中,双手合十覆于杖顶。
雨水顺着他苍老的脸颊流淌,如同泪痕。
他低声吟唱,用的是早已无人能懂的古越语,那是晋末乐官祭祀时所用的祷词。
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从地底升起,沉重而庄严。
陈默忽然跪了下来。
不是屈服,而是倾听。
他双掌贴地,指尖触到泥土深处那一丝微弱却持续的震颤。
那不是地震波,也不是洋流扰动,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脉动,规律得如同呼吸,古老得如同大地的心跳。
“它醒了。”
他说,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吞没,“但还没睁开眼。”
林奈蹲下身,握住他的手。
“那我们就继续唱,直到它看见光。”
他们不再需要乐谱,不再需要仪器校准。
五个人围成一圈,背靠背坐下,任雨水浇透全身。
陈默起头,依旧是那段他自己编的旋律,跑调、破碎,却满载真心;林奈以竹笛应和,音色稚嫩却清澈如泉;周砚舟用手掌拍打膝盖,模拟战鼓的节奏;阿依古丽在深海潜水器中哼起哈萨克草原上的夜歌,喉音低回,似狼啸月;沈师傅则用杖尖划过地面,在泥水中划出古老的符纹,每一下都引发一次微型共振。
五种声音,五个方向,五种记忆。
它们交织在一起,不完美,却完整。
就在这一刻,全球三百处潜在遗址同时出现异常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