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诡异的是,当将其靠近任何铜铃时,两者会产生共振,播放出一段模糊语音??内容竟是多种古老语言混合而成的祈祷词,涵盖苏美尔语、梵语、古汉语、玛雅语……
国际共感基金会将其命名为“星核遗音”
,推测这可能是远古时期某次星际文明交流的遗留物。
而“听钟者”
的传统,或许并非人类独创,而是宇宙生命间传递善意的通用方式。
小满受邀前往勘察,途中经过西伯利亚一处废弃雷达站。
那里曾是冷战时期监听系统的中枢,如今荒草丛生。
她在控制室角落发现一台老式磁带机,里面卡着一卷未标注的录音带。
按下播放键,传出的竟是陈望舟年轻时的声音。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你已经走到了终点,也意味着旅程才真正开始。
我们一直以为‘听钟者’是要寻找某种超自然力量,其实不然。
真正的试炼,是在明知世界不会立刻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愿意一次次坐下,去听一个陌生人哭泣的理由。”
录音持续了十八分钟,全是陈望舟讲述他早年走访各地倾听者的故事。
其中提到一位西藏喇嘛,能在雪崩前七天预知灾难,因为他“听见了山的恐惧”
;还有一位巴西雨林原住民女孩,声称每棵倒下的树都会在夜里向她呼救。
最后他说:“小满,你不必成为救世主。
你只需要成为一个不逃走的人。
当你面对痛苦时不转身,不辩解,不说‘我已经尽力了’,而是静静地说一句‘我在听’??那一刻,你就完成了使命。”
小满抱着录音带,在雪地中坐了一夜。
第二天,她将晶石带回中国,交由多学科团队研究。
但她私下留下一小块碎片,嵌入昭华琴的琴轴之中。
从此,每当她弹奏,琴声便带上一丝难以察觉的金属质感,如同星辰低语。
冬天再次降临。
她在家中迎来了一个特殊访客??一名来自叙利亚的盲童,名叫艾哈迈德。
孩子天生失明,但在战火中失去了双亲与妹妹。
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正抱着一台破旧收音机,反复播放一段新闻广播,那是他最后一次听见妹妹笑声的背景音。
心理学家束手无策,直到听说小满的事迹。
她为艾哈迈德弹琴时,发现他的指尖会随着旋律节奏轻轻敲击膝盖,动作精准得如同读谱。
更惊人的是,当他把手贴在琴身上,竟能准确指出下一个即将响起的音符。
医学团队紧急检查,发现他的视觉皮层并未萎缩,反而异常活跃,并与听觉神经形成了跨模态连接。
这意味着,他“看见”
的世界,是由声音构建的。
小满决定为他创作一首专属曲子,名为《光之形状》。
每个音符代表一种颜色:C是红色,D是黄色,E是蓝色……旋律描绘的是他妹妹最喜欢的花园。
当琴声响起,艾哈迈德突然笑了,嘴里喃喃道:“我看见她了……她在追蝴蝶……穿着蓝裙子……”
那一刻,实验室所有人落泪。
三个月后,基于这项研究,“声象映射疗法”
正式问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