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满轻声道,“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就算我不愿想起,它们也一直在我身体里。”
母亲的眼眶红了。
她慢慢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抚摸小满的发丝,一如当年哄她入睡的模样。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名身穿白袍的医生走近,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
“林女士,”
他对母亲说,“我们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次神经扫描。
您脑内的共鸣芯片虽已老化,但活性仍在。
更重要的是……您的声带组织有轻微再生迹象。
或许,未来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恢复部分发声功能。”
母亲怔住了,转头看向小满。
小满却先笑了:“那以后,您就能亲口唱给我听了。”
母亲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用力点头。
几天后,小满决定暂时留在康复中心。
她开始系统整理母亲留下的笔记、录音和残缺乐谱,并尝试将其转化为可传播的共感数据包。
与此同时,她每天都会为母亲演奏新曲,每一次都有细微调整??有时加快节奏,有时加入新的变奏,像是在用音乐记录这段迟来的相处时光。
某个午后,她正在修改副歌部分,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断续的歌声。
是母亲。
她循声而去,发现母亲正坐在走廊尽头的轮椅上,面对一台旧式录音机,低声哼唱着什么。
小满屏息走近,才发现那竟是《无名之歌》的旋律,只是歌词被改写了:
>“我在风雨中走失,
>你在灯火里寻我。
>时间偷走了声音,
>却偷不走心跳的节奏。
>孩子啊,当你拨响琴弦,
>那就是我回答你的方式。”
小满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她从未想过,这首原本属于阿米娜的歌,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到自己身边,又被赋予全新的意义。
当晚,她将这段录音上传至全球共感网络,附言仅有一句:“这一次,轮到我来聆听。”
消息发出不到十二小时,反馈如潮水般涌来。
东京那位自闭症少年寄来一幅画:画面中,两个女人在杏树下弹琴,周围飞舞着无数发光的音符,每一个都连接着一条红线,延伸向世界各地。
巴黎地铁站的姐妹录制了一段视频,背景正是广播播放这首歌的时刻。
西伯利亚的老妇人来电称,她终于见到了失散五十多年的弟弟,而触发重逢的,正是这首歌在边境电台的偶然播出。
最令人震惊的是,耶路撒冷赎忆堂的留言墙一夜之间多了上千条新留言,内容惊人一致:人们纷纷写下“我也曾以为没人听见我”
,然后讲述那些藏匿心底多年的孤独与期盼。
苏黎发来讯息:“你知道吗?这几天,全球自杀干预热线的接通率提升了%。
很多人说,他们只是想确认‘有人在听’。”
小满看着这些信息,忽然意识到:这场试炼并未真正结束。
它只是从海底转移到了人间,从个体走向了群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