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忽然,他睁开眼,望向窗外。
那晚没有月亮,但蓝灰石心独自发光,照亮整座书院。
远处,“倾听之林”
中的水晶芽集体摇曳,叶片拼出三个字:
>“谢谢你。”
院长嘴角微动,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南方。
有人俯身靠近,听见他最后一句话:
“告诉他……我也一直在。”
语毕,气息停止。
全院寂静。
片刻之后,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黎明??正是当年那只麻雀的叫声。
紧接着,无数飞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盘旋于钟楼上空,围绕蓝灰石心飞行九圈,方才散去。
葬礼很简单。
按照院长遗愿,他的骨灰撒入“记忆花园”
的土壤中,坟前不立碑,只种下一株新的水晶芽。
学生们自发守夜七天,每人讲述一段与院长有关的记忆。
每当有人说完,那株幼芽便生长一寸,第七日清晨,竟已开出一朵淡蓝色的花。
同一天,全球一百零八个“共鸣点”
同步感应到震动。
无论是南极科考站的冰原,还是太平洋深处的潜水器,都记录到一种奇特频率的声波??既非自然现象,也不属人类语言,但却让听到的人莫名流泪,继而感到平静。
科学家最终命名为“心频共振”
。
而在云南听见村的梅园讲堂里,阿木抱着女儿听雨,指着天空说:“看,星星比昨晚更亮了。”
小女孩仰头问:“爸爸,那是爷爷吗?”
阿木摇头:“不是爷爷。
是那位穿灰衣的叔叔,还有院长爷爷,他们变成了星星,专门照亮那些不敢说话的人。”
听雨想了想,举起小手,对着夜空喊:“谢谢你们!
我也要当会听别人说话的人!”
话音落下,梅园中最老的那棵树,突然掉落一片花瓣,恰好落在她掌心。
与此同时,在乌兰察布的书院图书馆,一本尘封已久的笔记本自动翻开。
那是院长的私人日记,最后一页原本空白,此刻却浮现出新的字迹,墨迹湿润,像是刚刚写下: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就永远有人可以说出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