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是一位善于画竹的女画家。
她的丈夫名叫赵子昂,是一位善于画马的男画家。
他们是元朝人,是中国很有名的两大夫妻画家。”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
“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
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
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
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
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同西洋画那么画得同真物一样。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
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
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
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
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
所以中国画家不欢喜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欢喜用与绿相反对的红色来画竹。
这叫作‘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
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只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地说:“中国画大都如此。
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月亮渐渐升高来,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夜渐深了,华明就告辞。
“明天日里头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
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
他说着就出去了。
我们送他出门。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
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