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砚问,“放弃上传?”
“不。”
她摇头,“我们要改写传输协议??不是让人‘接收’记忆,而是让人‘体验一小部分’。
就像疫苗,微量注入,逐步建立耐受力。”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他们与李昭远程协作,开发出“渐进式共感接种程序”
。
每段记忆被分解成千份微单元,以心跳节奏为节拍,逐秒释放。
首批测试对象是十名志愿者??全是曾在童年遭受情感压抑的成年人。
第一人只经历了十三秒的记忆片段:寒冬中蜷缩在衣柜里的五岁女孩,听着父母争吵,双手死死捂住耳朵。
测试结束后,那人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反复念着:“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故意装听不见的……”
第二人体验的是手术切除共感能区的过程。
尽管没有画面,只有身体感知??冰冷的器械探入大脑、某种东西被硬生生剥离的感觉??仍导致其短暂失明两小时。
但没有人退出。
第七天,全球首场“共感接种仪式”
在初语庭举行。
三千人席地而坐,佩戴特制感应环,共同接入E-01的记忆流。
林疏影作为引导者,率先开启通道。
那一夜,启言城的所有银树同时开花,花瓣如雪纷飞。
超过四十万人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不是快乐,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深深的“被理解”
。
而在西伯利亚的废弃研究所,监控摄像头拍到一幕诡异景象:E-01的休眠舱光芒骤减,小女孩的眼皮轻轻颤动了一下。
与此同时,林疏影收到了第二封信,来自冰岛:
>**“今天,我教一只小羊认出了自己的影子。
它一开始害怕,躲在我身后,后来慢慢走了出去,站在阳光下,一动不动。
**
>**我想,人也一样。
我们需要的不是拯救,而是有人愿意陪我们,看我们一点点学会做自己。
**
>**我已经录下我的记忆,准备上传。
不是作为证据,不是为了复仇,只是为了告诉那个六岁的我:你现在安全了。”
**
>??阿雅?科尔贝
她回信:**我们一起发光。
**
数周后,联合国正式宣布成立“共感免疫计划”
,旨在通过渐进式记忆接种,提升全人类对深层创伤的认知阈值。
第一批教材便是由静默者记忆改编的《疼痛辞典》,收录了108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绪状态,例如:
-“看见亲人微笑却知道他们在撒谎”
时的胸腔压缩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