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76(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管是白人,黑人,黄种人,只要是国色天香之辈,欢迎到来,你们就来个百花大战吧,最后取胜的人,就可以得到本人的芳心,公主你看如何?”

陈世青厚着一张脸皮笑嘻嘻的问道。

“我呸!

就你这个模样的怪物,你也想要别人争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个什么货色,告诉你,本公主对你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你真以为本公主离不开你了呢,看你美的,丑成了这样,还指望有人喜欢你呢,也就是我看你可怜而已,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一个香饽饽了吗?”

和孝公主做出一副要呕吐的模样说道。

“行了行了,本官知道你对本官一往情深这就够了,这一次小小的交易一次,赚了五千两银子呢,公主殿下富有天下,不在乎几千两银子,但是这五千两银子对咱小地方的穷人来说那是巨资。

五千两银子啊,这五千两银子可以做什么呢,勉强可以打造一艘大型战船了,可惜船厂现在最高的设计制造能力也才突破了八百吨而已,不到一千吨,我绝对不会出手,不见兔子不撒鹰,我可不能浪费了我有限的资源!”

陈世青念叨道。

如今的码头船厂,在陈世青的努力突破下,设计制造水平不断的前进,陈世青已经下令约瑟斯帮助自己引进荷兰先进的造船厂的技术和工作人员,要直接的强行提升码头船厂的水平。

同时,要创建一所大学,海事大学,就专门做服务海洋的事情,远洋航运,造船,军事等等,都要有所涉猎,强化了原本的船厂学堂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综合类的海州大学,一个陆地军事学院,一个工科学院,一个理科学院,一个农业学院,可就是没有专门读书写字做文章的大学,只有一个文学系。

陈世青可不愿意为了理学服务,去创建大学,这样的大学不就是等于是升级版的理学思想吗,有任何的意义吗?没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这是不够的。

由于造船厂的能力还没有突破一千吨,所以陈世青也觉得没有必要再去制造那些一千吨一下的小型战船了。

虽然说,这战船大小都有价值,但是他现在急需的是可以远洋作战的大船,至于小船的话,什么时候都可以建造,不急于一时。

而现在的情况,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商船的需求量也很大,不但是林家船队,还有其他各大富户,也都在拼命的购买船只,要进行自家的航运系统。

小商人,都会把运输任务直接交给运输公司,但是大商人就不一样了,大商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事业,也都需要有自己的运输系统,所以他们都会亲自上阵,亲自购买船只,而不需要假手于人了。

而且,林家兄弟也都不是什么善茬,也都知道需要横向发展,所以他们自己也玩起了生意,什么生意还做,就利用他们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去做,甚至可以和大行家对抗了。

这生意横向发展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了生意人开始勇于进取,勇于突破,不再是困守一方,只知道享受了,这对于时代的推动和发展,产业的升级和进步显然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对于陈世青而言,他也成功的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不容易啊。

既然还不能够设计制造一千吨的大船,那么几百吨的制造能力就去为商队服务吧,反正商队的人也需要购买商船的。

这就是新中工企业的路子,先用商业行为锻炼自己的设计制造的能力,然后再用他们的这些能力去反过来去帮助军工升级,用他们商业赚来的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挖掘更多的人才资源,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在造船厂没有一千吨的大船设计制造能力之前,陈世青没有一点的兴趣去让他们为自己服务,同样的道理,在他们没有获得这个能力之前,就让他们去锻炼自己也不错。

等到西方的专家团来了之后,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再提升他的制造能力,给海州府造船业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吧。

不过,陈世青现在也遇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海州府本地人口规模,城市规模的限制。

陈世青的豪情万丈,需要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来支撑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而海州府几万人的规模,建立在一个州的底子上的城市规模,完全无法满足陈世青的需要,而西面的徐州府,南面的淮安府,无不是比海州府强大的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府的基础和规模啊!

要是海州府是一直慢慢发展走出来的一个府的话,是一个不断的前进走出来的府,那么他也是不断的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基础的,这样也可以。

可是,海州府只是因为是地理位置突出,有在海洋时代发展的潜力,才被陈世青强行的提升为了一个府,实际上就是一个州的建设规模,这种规模是非常有限的。

虽然,经过了陈世青的一番努力,赶土匪下山,收回数万亩农田,收回制盐产业,也笼络了大部分的富商,航海贸易虽然还是林家船队的天下,却是海州水师的附属产业而已。

这些手段,一定的程度上,扩大了城市的人口支撑能力,物资供应水平,政府财政能力,以及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但是,这些提升是很有限的,仍然很不够,远远的不够。

距离陈世青所需要的那个规模的城市,还有很长远的差距,距离陈世青所需要的那个可以足够支撑他理想的城市规模,还有很远的距离,很遥远的距离。

对于陈世青而言,这是到了一个瓶颈之处,需要作出一些动作了。

由于海州府是打算以物流商品集散,搞远洋货运贸易而发家的一个产业导向,但是本身自己的人口支撑,城市规模也必须达标,否则的话,就无法去面对这个理想了。

小庙容不下大佛,要不然大佛走,要不然小庙变大庙,别无他法。

面对这一点,陈世青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从人口下手。

所谓的城市规模也好,产业升级也好,都是一个人口的核心问题,管理人口的艺术,就是管理地方的艺术,现在看来的话,陈世青从人口突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大人,这里是府衙所掌握的一些棚户的资料,这里是一些预估的流民和棚民的人口资料,具体的情况有些不清楚了,都是几年前的文案了,现在的话,应该又有所增长的。”

赵炳德指着陈世青文案上的官府公文说道。

“很好啊,赵大人果然是咱衙门里的老人了,处理这方方面面的事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也好,有了赵大人的帮助,我做起事情来的话,也就容易了许多。”

陈世青着急的翻看着文册,如饥似渴的补充着知识和营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