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类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幼儿文学作品除了文字要写得生动形象外,还要用图画来加强形象性,减少幼儿理解作品的难度。
因为图画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所以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图画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四)情节
文学作品的情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过程,是由一系列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的。
幼儿喜爱故事性强的作品,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情节的作品要占绝对优势。
作者为幼儿设计作品情节时,既要注意生动有趣,又要注意幼儿理解人物活动、行为的能力特点。
幼儿受生活经验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对远离他们生活的英雄、模范人物行为动机的理解水平是很低的,如教师讲过《邱少云的故事》以后,问幼儿:“我们应该向邱少云学习什么?”
幼儿回答:“学习他趴着。”
讲过《罗盛教的故事》后,问幼儿:“罗盛教为什么要救那个朝鲜小孩?”
幼儿回答:“因为他学习雷锋叔叔好榜样。”
这两个回答成人听了不免好笑,但幼儿却是依据他的生活经验做出的回答。
这一现象说明,凡需要经过推理、判断才能弄清事物关系的情节,对幼儿来讲都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成为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提出一些特殊要求的依据。
1.情节单纯
情节单纯是指在一个作品中,最好反映一个事件,涉及的人物要尽量少,事件逻辑关系要简单。
4岁以下幼儿读物的情节连贯性不必太强,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还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4岁以上幼儿读物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能太复杂,人物的行为动机应是幼儿所能理解的。
2.生动有趣
情节生动有趣,是指作品中的情节应由人物的行动组成,是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场面。
作者在构思这些活动场面时,要尽量新颖、巧妙,对幼儿有吸引力。
如科洛迪的童话《木偶奇遇记》中,木偶匹诺曹说了谎,鼻子就长出一截;再说一次谎,鼻子再长出一截。
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中,秃秃大王一生气,牙齿就长长,他大怒不止时,牙齿就一直长下去,最后戳进了土地里,他的身躯也像旗子似的挂在天上。
他越升越高,到了月亮旁边,他那个光头在天上发亮,天上好像多了一个月亮。
童话中类似的荒诞描写很多,幼儿对这样的情节感兴趣,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构思巧妙、新奇,富于想象力,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作品中叙述人的议论、静止的心理和景物的描写要少。
3.情节完整
幼儿作品情节要完整,情节安排要注意有头有尾,主要情节可有适当的重复。
(五)结构
1.条理清楚
为幼儿写的作品最好一条线贯穿到底,枝节要少,层次分明,情节按照顺序一层一层地展开,避免插叙、倒叙。
2.有一个好的开头
作品有个好开头,目的是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
如俄罗斯民间童话《金鸡冠的公鸡》:“从前有一只猫,有一只画眉鸟,还有一只公鸡,一只金鸡冠的公鸡。
它们住在树林子一间小房子里。”
两句话,把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它们的活动地点全交代清楚了。
《小羊和狼》的开头是:“一只小羊正在河边喝水,一只狼走过来说:‘这河里的水是我的,你为什么喝我的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