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幼儿喜欢听故事但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受教育”
的,而是因为故事中有活泼的人物、好玩的事情(情节)才屡听不厌。
因此,作者的创作必须寓教于乐,让作品富有浓郁的趣味性,让幼儿听了(或读了)以后,发出亲切的笑声,感到愉快。
为幼儿创作富于趣味性的生活故事,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故事内容要来自幼儿的生活
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性来自幼儿充满童趣的生活。
幼儿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思考问题的方式简单,不易理解一些大道理。
作者欲通过作品给予幼儿某些影响,需要从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片断,以小见大,寓教育于启发之中。
如前面已列举的《李子核》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作家,他一生的创作活动贯穿着对人类美好道德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他在创作多本巨著的同时,还创作了四百多篇珍贵的儿童文学作品。
《李子核》是一篇文字极为简约而又极富幼儿情趣的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顽童——万尼亚的形象。
他挡不住李子的**,先“拿起来闻闻”
,再“围着李子转来转去”
,最后“抓上一个吃了”
。
当问起李子时,他嘴上说“没有吃”
,脸却红得像龙虾,显然为自己的不诚实而羞愧。
最后,还天真地说出:“我把核吐到窗子外面啦。”
把万尼亚诚实的本性表现得非常传神。
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是本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闻闻”
“转来转去”
“抓”
“哭”
等动作,把幼儿既控制不住自己,又感到惊恐、羞愧、悔痛的复杂情感表现得十分生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始终没有出现偷吃的“偷”
字。
在作者看来,小孩馋嘴是人皆有之的事,不足为奇。
他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运用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
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还来自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
追求快乐是幼儿的天性,他们爱笑,爱听笑话,故事作品有无趣味与语言是否生动、幽默、风趣有很大的关系。
如《圈儿圈儿圈儿》(安伟邦):
大成爱看书,可是不爱写字,老师教他写字,他心里说:“我只要能看书就行了。”
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要大家听写。
大成一听慌了,他拿着铅笔,手有点发抖,只听老师念道:
“啄木鸟,嘴儿硬,笃笃笃,捉小虫,大家叫它树医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