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6.动作、表情
朗诵诗歌时,有时还需要有一些动作来加强语言的力量。
动作要加得适当、自然,要少而精。
最好能让幼儿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加一些动作。
朗诵时的面部表情适于启发指导,不适于规定刻板的要求。
(三)朗诵活动的进行
1.分析和熟悉教材
抒情性作品是以精练、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
它反映生活的范围及方式,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
它不是完整地、从头至尾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抓住事物中易打动人心的一点或几点,集中而精练地表达出来,所以诗一般都有含蓄的特点。
要朗诵好诗,必须首先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掌握住它的意境,弄清它的立意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哪些句子是作品的**,是渲染情绪和画龙点睛之处。
教师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时,才能正确指导幼儿朗诵,发挥作品的教育作用。
在分析和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朗诵表现出它的内容和感情。
即如何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的不同变化来表达内容。
《小弟和小猫》作品分析
《小弟和小猫》的主题思想是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
第一段属介绍人物。
应以生动、活泼的口吻来表现出一个淘气儿童的形象。
本段的重音和停顿可以这样来处理:
我家有个‖小弟弟,
聪明/又淘气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满头满脸/都是泥。
(注:画斜线处为停顿的地方,双斜线处停顿稍长。
画圆点的字是重音。
)
第二段属叙事性质。
朗诵时可较平稳,起伏不要大。
教师可仿照上一段的样子,对诗歌内容技术处理。
妈妈/叫他来洗澡,
装没听见他就跑;
爸爸拿镜子把他照,
他闭上眼睛咯咯地笑。
姐姐抱来个小花猫,
拍拍爪子舔舔毛,
两眼一眯“喵,喵,喵,
谁跟我玩,谁把我抱?”
以上内容的最后两句:“两眼一眯,喵,喵,喵,‘谁跟我玩,谁把我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