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个建议得到严文井的支持(此书后由任溶溶、鲁兵、圣野主编,于1981年4月出版)。
“幼儿文学”
这一名目,开始独立出现于我国儿童文学中,1980年10月,我国唯一的儿童文学理论期刊《儿童文学研究》(第5辑)推出了“幼儿文学专辑”
,刊登了有关理论探讨、作品评论、创作经验等二十余篇文章,1981年4月,鲁兵主编的以4~6岁幼儿为对象的故事集《365夜》上下两册出版,受到广大小朋友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尔后,各地编辑、出版工作者纷纷仿效,陆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幼儿文学选本。
接着创办了纯文学报纸《幼儿文学》,它在促进和指导创作、团结作者队伍、提高幼儿文学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幼儿文学一直持续繁荣,其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成果丰硕,作者队伍扩大
老一辈以及众多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无一不致力于幼儿文学创作。
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都写有幼儿童话;黄庆云的儿歌《摇篮》被誉为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艺术精品;任溶溶、杲向真、葛翠琳、孙幼军、金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方轶群、鲁兵、圣野、张继楼等全力以赴。
最可喜的是涌现了众多新人佳作:曹文轩、郑渊洁、冰子、冰波、周锐、郑春华、陈丹燕、李想、任霞苓、杨红樱等;1985年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低幼童话选》(洪汛涛主编),1988年海燕出版社出版了《低幼童话佳作》(葛翠琳主编),1991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著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1992年海燕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幼儿文学精华》,明天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彩色精印、图文并茂的“中国幼儿文学家丛书”
。
(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出版的繁荣
1981年国家出版局在泰安召开会议,提出“出版低幼读物”
的号召。
会后,继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专业性的少儿出版机构纷纷成立。
新蕾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海燕出版社等都是较早成立的地方少儿出版社。
新老少儿出版社借泰山会议的东风,编辑、出版工作者们努力出版图文并茂、有较高文学品位的作品,着眼于资料的积累并为创作提供借鉴,先后出版了《低幼童话选》《低幼童话佳作选》《中国著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丛书》《幼儿文学精华》等幼儿文学作品集。
特别是199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幼儿文学集成(1919—1989)》(鲁兵、张美妮主编),这套包括“理论”
“童话”
“故事”
“儿歌”
“诗·散文”
“戏剧”
六篇十卷的大型套书,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完整性、文献性和实用性,较好地反映了自五四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面貌和发展,尤其是展示了进入新时期以后,幼儿文学全面繁荣的丰硕成果。
在此期间,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了第二次起飞,全国每年出版的图画书数以千计,图画书的文字与图画的品质都有较大提高。
进入21世纪,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更为繁荣的同时,还引进、翻译了不少外国幼儿读物的经典作品,以使我国图画书提高质量有所借鉴。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9年从60年来出版的原创优秀图画书中,选出100本(文学卷)重新绘制后陆续出版,书名见本书附录。
2009年经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华读书报》联合推荐的新中国成立60年60部儿童文学作品,就是20世纪50年代后创作的经典作品的代表。
被推荐作品名单见本书附录。
儿童期刊除《小朋友》继续在全国发行外,继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看图说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幼儿画报》《婴儿画报》《嘟嘟熊》之后,拥有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省、市、自治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办了全国或本地区的幼儿文学刊物,如《幼儿文学报》《童话大王》《幼儿故事大王》等。
(三)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由于幼儿文学长期被包容于儿童文学总体之中,对其创作的特殊规律、美学特征一直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
随着新时期幼儿文学创作、编辑、出版的不断繁荣,对理论的呼唤日益迫切。
20世纪80年代初《儿童文学研究》的“幼儿文学专辑”
开启了新时期幼儿文学理论研究的帷幕。
其后,鲁兵、洪汛涛、樊发稼、汪习麟等都致力于幼儿文学理论知识的阐述;《小朋友》的主编圣野开辟了“笔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