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幼儿科学童话
为幼儿创作的科学童话内容一般都比较浅显,幻想色彩浓厚,与一般童话一样地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构思情节,让幼儿在奇妙的童话境界中自然地获得知识,发展思维。
如《“小伞兵”
与“小刺猬”
》(孙幼忱):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
。
许多小伞兵紧紧地挤在一起,就成了个圆圆的白绒球!
小伞兵有许多好朋友,那就是隔壁苍耳妈妈的孩子——小苍耳。
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了尖尖的刺。
小伞兵亲热地把她们叫作“小刺猬”
。
[4]
…………
上面这段文字以亲切的口吻描述了童话中的主要角色——小伞兵和小刺猬的外部特征、形象融为一体。
后面情节的发展是:“小伞兵”
张开降落伞随风伯伯飞上天空,“小刺猬”
挂在小鹿身上,好像骑着一匹大马,快快乐乐地出去旅行……作者构思的这些情节,生动地介绍了蒲公英和苍耳两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而且创造了活泼的童话形象和优美的童话意境,可谓幼儿科学童话的精品。
童话的本身是幻想,科学的本质是精确。
科学童话中的形象、情节、语言都必须准确地表现被反映事物的特征。
这就是童话的“物性”
问题,即指被拟人化的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东西,必须符合它原有的习性和特征,不能让童话的幻想成分侵犯科学知识的正确性。
如《小蝌蚪找妈妈》中,鸭妈妈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
大鱼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大乌龟告诉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
大白鹅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
最后小蝌蚪找到了青蛙说:“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
青蛙听了“咯咯咯”
地笑起来,她说:“唉!
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
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碰到鸭、鱼、乌龟、鹅四个动物,都是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分别告诉了小蝌蚪妈妈形象四个特点,最后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时,把青蛙的特点完整地重复了一遍,可让小读者系统地知道了有关青蛙的外形特征。
《小蝌蚪找妈妈》(方慧珍、盛璐德)[5]为2009年评出的60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这个童话之所以能被一代代幼儿喜爱,就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误会法。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误会,吸引了他们。
如果这个作品讲的是青蛙卵的直径多少毫米,孵化温度多少度,孵化时间是几天,这种叙述不仅对幼儿,即使是对较大的孩子也是没有吸引力。
启发性是指小读者读了作品以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他们不仅懂得了作品中所讲的内容,而且还想去寻求作品中没有讲到的更多的知识。
即通过作品调动孩子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兴趣、本领和习惯。
在幼儿科学童话中,以动植物为题材的作品较多,深受幼儿的喜爱。
如《小苹果树请医生》(路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