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明年我来的时候,你们一定长得更高了。
哎呀,十年以后,你们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
可是我还是个娃娃。”
[6]
作者通过对“春娃”
形象的描绘,把春天比喻成一个天真活泼的娃娃,让幼儿有趣地了解了春天的特征,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季节特征,变成通俗易懂的审美形象。
四、抒情性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活动
抒情性幼儿文学作品,除了具备前面阐述的教育功能外,还对幼儿练习正确发音和学习初步的艺术发声方法有特殊的作用。
教师在教幼儿初步学习艺术发声的方法时,除需要给幼儿提供示范性朗诵外,还需要通过朗诵活动教幼儿学习一些艺术发声的技能技巧。
(一)朗诵的作用
1.有利于说好普通话
朗诵语言是接近生活的语言,在朗诵过程中“方音”
极易暴露。
教师利用朗诵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可以纠正方音,有利于幼儿说好普通话。
2.有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默读一篇文章,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就没有朗读那么深。
这是因为朗诵时有响亮的声音,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适度的停顿等糅合在一起,从而能使朗诵者和听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有利于提高言语的表现力
朗诵的作品是经过作者精心提炼的语言,不能随便加字。
平时说话发音不准,口齿不清,语调平淡的人,通过长期朗诵的实践,那些生活语言上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得到克服。
朗诵活动是由生活语言过渡到艺术语言的桥梁。
凡是经常练习朗诵的人,他的发声总是清楚、准确而有力,比生活语言要响亮、优美。
(二)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要求
朗诵是一门艺术,它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可以给文学作品增光添彩。
要把文学作品朗诵得有声有色,使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形象和画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言语表达方面,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字音
朗诵时首要一条就是发音正确、清楚。
正确是指朗诵时每个字都要读普通话标准音,清楚是指吐字清晰、准确。
朗诵是靠声音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朗诵时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要“咬”
字,不要“吃”
字。
2.节奏
朗诵时的语言节奏是朗诵技巧的核心。
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现的,而节奏是通过运用好重音、停顿、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来表现的。
这些都要根据诗歌内容和感情的需要而变化。
3.重音
朗诵过程中,为了使诗句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有些字和词需要突出强调的就要重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