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就是作品创设的环境,一个热闹紧张又干劲十足的场面。
这种环境,在图画故事书《我的兔子朋友》[14]中,也可见一斑。
三、叙事性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活动
(一)教师讲故事
鉴于幼儿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尚不能独立阅读的特点,教师讲述故事是幼儿欣赏叙事性文学作品的主要途径。
在幼儿阶段听成人(教师或家长)讲故事,是他们重要的精神生活,很多故事可以百听不厌。
幼儿对听故事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兴趣,成人对给幼儿讲故事又为什么总是津津乐道,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幼稚园的故事》一文中,提到“幼稚园里为什么要讲故事”
时,对此进行了如下的分析:“①使幼儿愉快。
讲故事可引起儿童愉快,引起读书的兴趣。
②学习语言。
故事里各种人物很多,说各种各样的语言,在当时儿童只觉得听了有兴趣,哪知道无意之中,就学习了许多语言。
③涵养性情。
故事里形形色色人物很多,喜怒哀乐的表情又很多,儿童听了以后无形中得到许多陶冶。
④增进知识。
无论自然界、社会、家庭生活等各种知识,都是故事的好材料。
⑤引起儿童想象。
倘若儿童常听故事,儿童也常常要想故事,可以把他的幻想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故事。
久而久之,他的幻想成了活泼的思想。
⑥陶冶嗜好。
爱好故事是好的嗜好之一。
故事中‘歌’‘舞’‘找东西’‘爱自然界’等人物的描写,动作的叙述,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培养儿童嗜好的。
⑦增进友谊。
通过故事可以使儿童对更多的人和物发生感情。
⑧抑制恶感。
故事可以无形中感化儿童,故事中的勇敢侠义,爱怜仁慈,可以使儿童反省,消灭种种恶劣情感。
⑨培养表达能力。
儿童可以将故事用说和动作表现出来。
⑩随机应变。
故事中描写人物应付环境,一言一行,都有相当的价值。”
[15]供幼儿复述的作品最好有适当的重复(段落或句子);供幼儿表演的作品,对话要多,叙述要少。
1.教师讲述故事活动的准备
(1)掌握好选择作品的标准。
讲述故事所选用的作品,一定要把幼儿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作为首选。
作品要情节生动、人物少,语言形象生动,题材与体裁要多样化,适合幼儿的接受水平。
必要时对所选作品进行适当改编,所选的作品如果有的过长,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情节;有些词句过深的,可以改为幼儿能接受的语言,如“呼呼的北风卷着漫天大雪”
可改为“北风呼呼地吹,雪越下越大”
,“山路崎岖不平”
可改为“山路高低不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