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科学是要谋大众幸福,解除大众痛苦。
我们教小孩子学科学,不要教小孩子做少数富人的奴隶,要做大众的天使。
不是徒供少数人的利用和享受,当使社会普遍的民众多受其实惠。”
儿童如何学习科学真知?论及此,陶行知引用了俗语“百闻不如一见”
,并引申为“百见不如一做”
,建议科学实验从小做起。
“倘使不照书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的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
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他更是重视劳动体验、强化生活自理学习、追求自立立人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编写白话形式的平民千字文读本和诗歌。
(二)道德行善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营养好了,见识广了,各样硬件软件都齐备了,现代社会儿童的智能素质普遍提升很快。
但道德品质,似乎也与社会现状相匹配,每况愈下。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对于如何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德,保持私德,陶行知认为从根本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做人中人”
。
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种境界,一种既保持不迷失的本真自我,又怡然自得与社会相容的状态。
唯其如此,和谐可期,德行可待。
(三)情感审美
现代人的审美,往往追求新奇特别,对情感的诉求方式也千差万别。
就儿童来说,如何建立并引导其正确的情感审美?陶行知说:“情感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与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
陶行知强调儿童情感上的自我生发功能,强调规律与自然的力量,强调以求真为主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建构儿童人格教育体系。
这对我们今天在儿童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儿童健康人格培养方面,有足够强大、贴切适用的借鉴意义。
儿童的情感丰富了,审美能力也相应会得到提升。
而这种情感的丰富敏锐,必将使生命的质量,大大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