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陶行知作为一个基督徒,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又富有博爱精神,具有爱满天下的情怀,这是其人文精神的思想基础。
陶行知对广大妇女和工人的命运特别关注。
他在《一幕悲剧》里描绘了一个妇女因饥寒交迫不得已将亲子送人的悲剧,表达了对旧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及不幸母亲的同情。
他在《人与煤炭》一诗中,描绘了海轮机舱工人恶劣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压迫中国工人的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恨。
陶行知留学归来,目睹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工农大众被拒于校门之外,于是陶行知放弃大学教授的职位,到平民中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脱掉西装穿草鞋,到乡村办教育,睡地铺,住牛栏,培养乡村教师,播撒文化种子。
陶行知办学的宗旨,就是“为人民幸福办教育”
。
其教育实践的对象,主要是85%不识字的民众,包括妇女和儿童。
这是陶行知人文精神的首要表现。
在办学的重心上,陶行知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教育上,受益者无疑是下层的民众,这也表现了陶行知的人文精神。
陶行知除了办初等、中等教育外,还兴办社会大学,以解决大多数人无法进正规大学的问题。
为此他积极提倡社会力量办学,说“不运用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无能的教育”
;“不根据社会的需要办教育,是盲目的教育”
。
此中不难窥见陶行知厚重的人民情结。
最能表现陶行知人文精神的,是他把人民作为教育的主人,他从不以救世主的身份去为劳苦大众办教育,而是坚持人民为主体,“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办教育”
。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师”
。
陶行知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他用人民最需要的知识去教育人民,用人民最易懂的方法去帮助人民掌握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摆脱贫穷落后命运。
这是陶行知对人民最大的关怀和爱护。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没有地位,就谈不上人的价值和尊严,更谈不上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了。
(三)民主主义思想
陶行知的民主主义思想,是承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吸收西方的民主人权思想而形成的。
陶行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曾广泛涉猎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学著作和中国古代典籍。
他接受了西方的民约论和天赋人权的学说,林肯“民治民有民享”
的共和民主观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继承了儒家的“民为邦本”
“民贵君轻”
的思想,墨子“兼爱”
的思想,从而初步形成了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
五四运动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社会生活的磨炼,并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帮助,陶行知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均有了明确的认识,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主张,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重民精神,主张民为贵,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天下为公,文化为公,教育为公,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