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普及教育实施的方法
banner"
>
1.小先生制
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
基于旧中国当时的国情,要像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举国家力量来实施普及教育难度非常大,因此他提出“即知即传”
的“小先生制”
。
“小先生制”
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
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
。
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先生在“从穷人教育想到穷国教育”
中提到,旧中国的教育就是教人做“守知奴”
,一家人辛辛苦苦的劳动供一个小孩上学,等父母脊背驼了,兄弟姐妹短命死了,吃着没知识人的饭,还嫌人家不卫生,受人栽培和恩惠还骂人愚笨。
这条教育之路是灭亡之路。
生命之路应该是学生日里学的知识和技能,晚上便献于父母,教导弟弟妹妹。
先生提倡要普及自动工学团。
自动的意思就是大众自己干,小孩自己干。
自动教育是教大众自己干,教小孩自己干,不是替代大众、小孩干。
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
在先生看来,小到一个家庭、一间店铺,大到几百人的村庄,几千人的工厂,甚至几万人的军队,都可以建立工学团。
在这个工学团里,人人都是先生,早上在工学团里学的知识,晚上就可以教自己的家人和其他人。
“小先生制”
主要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