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电视新闻策划的界定(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003年的致敬词为:

几乎是零成本的《有报天天读》开播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半年时间就杀入凤凰卫视节目排名的前三位。

作为一栏以摘要播报报刊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有报天天读》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对政治和社会的敏感,同情心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加上在电视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真性情的流露。

《有报天天读》不仅提供了别样的诠释方式,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幽默、机智、具有洞察力、充满**。

从报刊的专栏作家过渡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杨锦麟以一以贯之的精深学识。

独立见解和批判性的研究,把报刊专栏评论搬到了屏幕上,为电视传播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4]

此外,电视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融合已经势不可当。

比如,在2005年凤凰卫视改版节目与新推节目中,都增加了大量凤凰网络内容,特别是网络视频互动的内容,使得凤凰网的角色已不仅仅只是服务凤凰卫视,而且融入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之中,成为凤凰卫视节目的新亮点。

(三)有利于激发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主体精神

倡导策划意识,有利于激发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扬深入的工作作风,从而更有效地配置整合新闻资源,提高频道、栏目或节目的整体实力。

在电视新闻栏目或频道运作的每个环节中,策划都在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促使电视新闻工作者发扬主体精神,担负起职业使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比如,在采访中,先期的策划就主导着记者的采访工作,促使其发挥出较高的采访水平。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在做策划时始终要求记者做好充分的先期准备,确保在采访时顾及四类问题:探究事实的提问、了解知识的提问、印证态度的提问、挖掘感情的提问,这使得记者深入事件现场时能充分调动起主体精神,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采访不到位、不全面的遗憾。

《新闻调查》著名记者长江曾经说:“一个再好的节目,没有打动人的地方也不能算好。

什么东西能够打动人?不是主持人和记者,是主持人和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屏幕上被采访的那些事,是这些事的当事人他们的命运、他们过去和今天的活法、他们的人生态度、喜怒哀乐、艰辛坎坷乃至心灵的挣扎。

这些最好不要由我‘说’——记者的嘴里说出来,人家的事为什么不让人家自己说?”

[5]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新闻调查》的记者们更加注重深入的采访,更加注重深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掌握民生、民情和民意。

这也是栏目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适当的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对于深化新闻改革、改进新闻业务的效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策划并不是新闻工作的全部。

策划只是手段,而不是新闻传播的目的。

因而,绝对不能无限地夸大新闻策划的作用,否则只能是为策划而策划,甚至走入新闻炒作、虚假新闻等歧途,这是值得警惕的。

[1]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梁建增、孙克文主编:《解析东方时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4]《致敬!

2003中国传媒》,载《南方周末》,2003年12月31日。

[5]《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

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65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