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主持人(演播室):今年2月,“躲猫猫”
一词一夜之间蹿红网络,进而传遍全国,这个普通的词汇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和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有关。
李荞明,一个24岁的农村青年,在看守所里离奇死亡。
他的死因开始被晋宁县警方宣布为因玩“躲猫猫”
导致死亡,最终被云南省检察院定性为牢头狱霸以“躲猫猫”
为名将其殴打致死。
从2009年2月12日开始,一个新的热词被网民持续关注。
“躲猫猫”
这个原本特指小孩子游戏,很少被公开提及的方言词汇,被赋予了另外的内涵。
网民:我第一感觉是我自己也不相信。
网民:现在我也怀疑啊,毫不隐讳地说。
网民:我听到这个词,就是真的很戏谑。
网民:对,道理上,我都觉得有点不对,有点那个。
质疑和渴望获得真相的声音一时间在网络上此起彼伏,焦点直接指向李荞明的非正常死亡。
这个24岁的玉溪青年因伙同他人盗伐林木被刑事拘留,但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却重伤入院,2月12日,李荞明因“重度颅脑损伤”
最终不治身亡。
随后,羁押他的晋宁县公安局公布消息称,李荞明是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
撞在墙上导致死亡,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解释在网络上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
主持人(演播室):3月1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表示最高检将在全国范围内对牢头狱霸进行严打,今后,还将借助网络和网民的力量,对不法事件进行长期监督。
公民李荞明之死激发了公众对真相的渴望,对体制变革的热情,同时还有对阳光政府的期待。
“躲猫猫”
事件暴露了我们社会现存的缺陷,在对“躲猫猫”
事件无限的追问中,中国公民收获的不仅是对理性精神的锻造,还有对法治精神的尊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躲猫猫”
一词理应在时代进步的记忆中被铭记和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里也有虚假、错误、过时的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凭借自身的敏锐嗅觉去辨别,记者应理性地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尊重事实、尊重报道对象,寻找适合于深度报道的选题,尽可能巧妙地选取报道角度,引发受众的深入思考。
(二)新闻线人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谁拥有鲜活的新闻线索,谁就有更多机会赢得受众、占有市场。
越来越多的媒体把新闻报料当作抢夺新闻的重要途径,新闻线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媒体竞争新闻源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大多最先出现在事件的第一现场,大多是事件的直接目击者,大多是第一个打进新闻热线电话的人。
新闻线人的出现弥补了记者第一时间不在现场的缺憾,这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员做不到的,成为记者搜集选题时的重要来源。
新闻线人不仅可以提供线索,有时还能替记者私下调查甚至预先采访,为记者在当地的采访搜集资料。
新闻线人能够帮助调查的深入展开,绕过重重障碍,直接走到最核心的事实面前。
新闻线人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线人”
泛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信息与线索的人”
;狭义的“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