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电视现场直播的要素设计
banner"
>
从宏观角度来看,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策划工作主要涉及直播报道框架结构的确定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的选取;从微观角度来说,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策划涉及直播要素的设计、选择与运用。
现场直播报道的表现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们是要素设计的重点。
一、事件现场
现场既是新闻发生和新闻采集的地点,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现场应该是整个直播报道的着力点,占据报道的首要位置。
(一)重视事件现场的价值
现场直播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现场,策划人及其直播组所有成员都应当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现场的价值。
1.现场是直播报道的重点
如果没有现场的展现,直播就毫无意义可言。
只有现场,才能提供最新、最准确、最生动形象的视听形象。
依托现场进行报道,不仅能有效地表现事物的具体形象,而且还能表现现场气氛,表达采访者的印象和感受,及时抓住现场最新的动态以及最细微的变化。
比如在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北大演讲直播中,制作组特别注重细节的捕捉,在北大领导向连战赠送他母亲学籍档案时,完全原生态地展现,近景镜头凸显连战激动的表情,整个场面非常感人。
2.现场是信息开掘的原点
直播报道中再丰富、再深入的分析,首先都源于现场。
现场是直播的基础,某种意义上也是嘉宾访谈、记者深入调查的由头。
比如在十七大闭幕之后,举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在等待时,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开掘现场:前者围绕即将公布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探讨十七大的意义及面临的新任务,属于常规性质的直播手段;后者则通过电话连线,根据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地面上的记号,推测中外都十分关注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数量与名单,以现场细节为信息开掘的起点,展现凤凰记者的独到观察。
3.现场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在新闻直播中,现场产生的新鲜感和不可预知性对于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现场是直播节目中观众最为关心的元素。
“直播,不是记者为了证明自己有直播的技术而直播,而是因为确实发生了重大的、随时具有动态性发展的事件,受众急于知道事情的进展、想亲眼目睹其中的场面,已经不能容忍录播完成之后再进行传播的时候,记者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而采取这种可以把新闻的时效性演绎到极致的直播报道方式。”
[1]
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黄浦江边做烟火表演的直播报道,在报道过程中,烟花在记者所处地点的上空绽放,发出巨大的声响,甚至都盖过了记者说话的声音,但这一现场同期声并没有被剪辑处理,而是真实地保留了下来。
这段直播片段充分体现出了“现场”
这一直播要素,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场浓厚热烈的氛围,而开幕式壮观的烟花表演也对观众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是观众最想在第一时间看到和感受到的内容。
(二)开掘事件现场的信息
表现好事件现场是直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主要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全息传播
全息传播即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传播。
就是指运用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或异地的时空,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集中、放大和组合,使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更为本质的东西得到更快捷、直观、生动、充分的体现。
现场直播中的“现场”
并不是事件现场的“拷贝”
,它是经过记者、摄像、现场导播等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价值标准以及业务标准进行选择、编辑、组合之后形成的新的电视“现场”
。
2.控制节奏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信息的**和低谷,因此在直播报道中要善于把握好报道的节奏,对信息进行有层次、有起伏的控制,这样才能避免观众产生感官疲劳,才能使观众保持兴趣,锁定频道。
一方面,突出重点,善于选取富有价值的镜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