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研究者如果在访谈中摆出公事公办的死板面孔,会使被访者感到压抑,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所以,研究者在倾听过程中应该明显地表现出对对方的同情、理解、宽容,接纳对方的情绪体验。
这样,被访者往往会受到对方的感染,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对方理解,才会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回应
回应是指研究者对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言行作出的反应。
回应的目的是使研究者与被访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及时地将自己的态度、意向和感觉传递给被访者。
回应会影响到被访者的积极性和谈话内容。
1.认可
认可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回应方式,是指研究者用简洁的方式表示自己正在关注被访者的讲话,并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
具体方式包括一些语言行为如“对”
、“是啊”
、“是吗”
、“很好”
等;还有一些如点头、微笑、与对方拥有同样的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行为;甚至可以是如“啊”
、“恩”
、“哦”
等几个简单的语气词。
尽管研究者并没有直接说出什么实质性的表示鼓励的话语,但如果在访谈中频繁使用这些方式,被访者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被接受,从而愿意继续交谈下去。
2.重复、重组和总结
重复是指研究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重复一下,目的是引导被访者继续就该内容的具体细节进行陈述,同时检验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
重组是指研究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换一个方式说出来,以验证被访者前后所说内容是否一致和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
总结是指研究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出来,目的是帮助对方理清思路,同时检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这三者虽然形式不同,但作用都是一致的。
都是研究者为了给被访者理清思路,检验自己对被访者所谈内容的把握是否正确,同时也为了表明研究者对被访者所说内容非常感兴趣,从而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3.追问
追问是一种特殊的回应方式,是指研究者就被访者的回答中出现的关于某些事件、观点、概念、疑问等进一步询问,以达到深入了解的目的。
例如,在倾听了一位父母对孩子教育经验的介绍时,发现对方提到的“赏识教育”
这一概念很有意思,希望进一步了解,于是就问:“您刚才使用了‘赏识教育’这个词,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赏识教育’吗?”
当对方对“赏识教育”
进行展开解释之后,你还可以就具体问题进行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