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次,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严谨的分析论证。
研究者不能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解释研究结果,而是要从理论的高度,用科学的概念,逻辑严密地进行问题的论证。
如果出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确实无法解释的问题时,更应当坦率地予以承认。
最后,遵循教育研究中的系统性原则。
在进行分析讨论时,研究者应当开阔思路,从多角度、不同方面对研究结果作深入的分析,防止分析问题的片面性。
3.结论
结论是研究者对结果分析讨论后获得的理性认识,是用简明确切的文字对研究的主要成果的高度概括和说明。
撰写结论的目的是展示研究者对研究成果作出的最终推论。
结论不同于研究结果,二者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区别。
研究结果表述的只是通过研究最终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具体的事实。
结论是对所获得事实材料的推断和解释,它表述的是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提示了什么,应该怎么办,还需做什么等。
结论不只是把研究者自己的观点再一次简要地陈述出来,而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概括,是研究者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对事实材料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是透过事实材料的表面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规律的思考。
(1)结论的撰写内容[7]。
结论的撰写内容可以是研究发现、研究贡献、研究限制或研究建议等。
研究发现是指研究结论是否有与研究目的相一致,研究贡献是作者得出研究结论可能产生的学术上或解决实际问题上的贡献。
研究限制是指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以致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建议是指作者就学术或实践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结论的撰写要求。
首先,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研究结论应当以研究的结果和事实材料为证据,并对此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
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其次,明确结论的适用范围。
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应当与研究的抽样范围相一致,不能任意扩大结论的适用范围,不可任意拔高或无限扩大。
最后,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要根据研究的结论,对研究问题的现状提出改革建议。
在提出建议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