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于写作的风格和修辞,可以等到写作后期再考虑。
(三)继续写作
1.保持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文章写作开始以后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不断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保持写作持续性的有效办法之一是阅读自己前面已经完成的部分。
这部分通常与后面计划要写的内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可以为我们继续写作提供兴奋点和内容生发出处。
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想办法给自己“充电”
,如除了自我激励之外,还可以经常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初步成果,征得他们的支持以及建设性的意见等。
2.机智地对待写作中的困难
如果我们在写作中遇到了阻抗,应该像在考试中遇到难题一样先绕过去,先挑容易的部分做,然后再回到困难的部分。
假如我们对这些难题穷追不舍,不仅会浪费自己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容易使自己产生受挫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失去信心。
通常在完成了比较容易的部分以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自己认为困难的部分似乎也不像一开始感觉那么难了。
写作时最危险的敌人就是试图第一次就“追求完美”
。
任何文章都是需要修改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应设法把自己想说的话充分地表达出来,不必过于追求修辞和文采。
修改和润色是下一步的工作。
3.牢记自己的研究问题
在继续写作的过程中,有的研究者可能容易忘记自己的研究问题。
他们常常被研究的过程和内容所吸引,忘记了研究的焦点是什么、自己到底是回答什么问题。
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此类迷惑,研究者可以有意识地问自己:“我到底在说什么?我到底想说什么?我最希望说明什么问题?”
因此,如何在资料极其丰富的情况下不至于“迷失研究的方向”
,这是质的研究者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
4.不断聚焦
如果原始资料确实过多、过杂,写作时不知所措,我们可以尝试采取如下解决办法:审视自己过去使用的归类标准或故事线是否合适,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归类方式或线索;提醒自己,质的研究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漏斗,越往下收口越小,而聚焦就是一个不断归纳、不断浓缩的抽象概括过程。
(四)修改初稿
初稿完成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修改,一般来说这个工作可以在以下两个层面上进行。
1.宏观层面:对文章整体结构的调试
在对初稿进行修改时,一般应该先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开始,这时应该采取一种“退而省之”
的姿态,从更高的视角对文章结构作整体性的审视,考察自己的写作是否将研究结果中所有的部分都有机地整合起来,如果有的部分与整体不相吻合,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请一些思维比较清晰、对我们的研究比较熟悉的同行或朋友帮忙阅读初稿,提供反馈意见。
2.微观层面:对文字进行修改和润色
当文章整体结构基本“定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