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六、如何让孩子自我纠错
banner"
>
1.儿童具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意大利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仅是一种生物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自他一诞生,就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同时,儿童也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助和被动、那样依赖成人。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成人盲目的指导和不适当的干涉,会埋没儿童的发展潜力。
这种盲目的指导和不适当的干涉在爱和帮助的伪装下,在成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蔓延开来,他们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指出:“在儿童训练中的一个最初的错误可能会成为他精神生活中无数歧变的根源”
[1]。
我们要相信儿童具有主动学习、认识自己、修正自己的能力,而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掘儿童的这种能力,引导儿童自行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
【案例】帮助孩子启动自我纠错系统
乐乐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每天精力十分充沛,不光课外活动的时候像匹小野马,上课也很少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即使坐在座位上也总是要打扰其他的小朋友,更让人头疼的是午休时他从来不睡觉。
对于不睡觉的孩子,如果不乱动,不随便讲话打搅别人,我们一般不会强制他们睡觉。
可乐乐不同,他在**又蹦又跳又唱歌,趁值班老师不注意还会捅醒他旁边的小朋友。
为此,他旁边的小朋友经常调床位。
我们曾经耐心地抚摸他,哄他睡;也曾调开他周围的小朋友“孤立”
他;也曾把他硬搂到**,强制他睡;小红花的威胁及平时的批评教育更不必说。
但所有这些措施对乐乐来说都无济于事,甚至这些措施使他更加兴奋。
在众多措施无效后,我们索性顺其自然。
乐乐在下课奔跑时,我们不再刻意约束他。
渐渐的,乐乐常常跑一阵后,就安静下来站在一边看我们活动,有时竟然会加入我们的活动。
那次,我们玩木头人的游戏时,他不说不动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孩子都长。
我灵机一动,有了一个主意。
午休时,我走到正在说话的乐乐旁边悄悄对他说:“我知道乐乐很厉害,我们再来一遍‘木头人’的游戏,看你自己能不能躺在**不说不动。”
乐乐似懂非懂,但非常肯定地对我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木头人的这个游戏中,他启动了自己的自我纠错系统,学会了自制。
2.自我纠错的过程是儿童重新建构学习的过程
蒙台梭利认为,错误是认知自我建构的工具,对错误的认识可以促使儿童仔细观察、分析当前的学习经验,通过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对话,儿童自己能看明白材料提供的反馈,并能对这些反馈做出解释,获得这个经验之后,儿童逐渐学会判断,从而在以后的操作中逐渐减少错误。
错误存在于个体内部,是所有学习过程中有教育意义的成分。
当孩子出错时,我们不妨先不打扰他,重新给他一些时间和机会,尤其我们不应该横加指责或强行干预。
我们应该很欣慰,因为这对于儿童来说又是一次重新建构知识的机会。
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活动的愿望,我们应该给予儿童独立活动的机会,在儿童明白自己错误的时候,也会对问题认识得更加清楚,主动去纠正这种错误也是他的本能。
没有人比儿童自己更清楚他想要怎么做,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一旁观察,并适时加以指导。
孩子的自我纠错还包括同伴之间经过讨论所进行的自我否定、再次建构。
我们看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鸡蛋的沉与浮[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